邱县明确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思路,全力攻坚,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促进食品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转变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刘洪涛 霍飞飞)近日,邱县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思路,全力攻坚,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
“有中做优”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以绿色安全、健康营养、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邱县将依托马大姐、集味轩等龙头企业,重点推进高端健康休闲食品、益生菌类产品、功能性饮品、清真肉食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强化创新驱动,坚持标准引领,加强品牌建设,加快推进食品检测中心、食品博士站、中科大健康产业平台等项目建设,促进食品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
“由弱做强”发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产业。邱县做强做优高端纺织品、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自主品牌服装三大产业链,引导支持合众纺织、锦华纺织、宏茂纺织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以科莱电梯、赛强重工等企业为依托,瞄准智能电梯、智能装备、自行车黑科技、无人机等领域,力促装备制造产业尽快形成高端引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转变。
“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邱县将抢抓南资北移、企业扩张机遇,扎实开展深圳、珠三角招商季活动,形成一批有实质进展项目。同时,强化对馨泉新材料、考力森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推进科研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
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
增强城市承载能力。邱县加快实施县城四条环路建设,建设“精而强”的经济开发区,以东南新城为龙头,统筹布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养老院等大型设施,建设县城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
繁荣城市经济。该县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实施产业引人、教育留人、商贸聚人、宜居养人。深化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精心做好高品质住宅、宾馆、商务办公等城市商业配套,积极引进金融、科技、结算中心、总部经济等新业态,促进城市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提高城市品质内涵。该县推行“两集中、两下放”,深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建设智慧网络综合指挥中心。实施县城绿化提档升级,争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规范化集运和主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建设洁净城市。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该县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持续提升邱县蜂蜜红薯、邱县文冠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建立科技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申报省级特色产品优势区,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现代农业园区支撑,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培育特色苗木种植、建设花卉驯化基地、发展高端设施农业。
打造以休闲观光、科普体验、创意农事等多种业态集聚的省级精品园区。加快一二三产融合,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大力发展镇域村域经济。在镇域经济上,新马头镇加快与县城无缝对接;邱城镇大力发展丝棉木、红薯等特色产业,建设“滨河古镇、魅力新城”。在村域经济上,一方面,积极探索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政策衔接平稳的“邱县方案”;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消零消薄”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业,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助推村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