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衡水

以“高”补晚 以“新”求快

高新区实现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投资28亿元建设衡水科技谷,围绕“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以“高”补晚、以“新”求快,积极引进和转化一批应用型前沿技术成果,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换道赶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讯(记者胡竞文 通讯员韩妍 梁春芳)“科技谷最终要建成科技产业园。”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衡水市高新区的衡水科技谷,衡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春雷告诉记者,衡水科技谷的目标是建设针对绿色化工、能源材料、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的快速转化平台和中试放大平台,以促使这些新兴产业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高”补晚、以“新”求快,以“高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由并跑向领跑的转变,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换道赶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针对本地科技资源少、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低这一实际,高新区投资28亿元,建设占地73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全面对接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和专家团队,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目前,5万平方米的中科衡水成果转化中心、中科衡发动力研发基地、国际生命科学苑投入使用,24万平方米的综合配套区、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园、生命健康科技园、展示中心和商业配套将于年底前竣工。

高新区围绕“存量绿色化”,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以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安全化为目标,积极引进和转化一批应用型前沿技术成果。中科衡水成果转化中心发布最新科技成果100项,已成功转化24项,其中过硫酸铵工业结晶、绿色智能防腐涂装体系、合成甘氨酸绿色新过程等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全部实现应用投产,不仅极大提升了企业生产的绿色化水平,而且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高新区依托衡水科技谷,已建成国家级实验室衡水基地4个,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院士工作站5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1个;已完成30家化工企业绿色化、高质化、安全化改造,打造出凯亚化工、中铁建等一批转型示范企业,其中裕菖铸锻、冀衡药业等7家企业实现重污染天气黄警不管控,一度低迷的特色传统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绿色经济增长极。”在观看了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宣传片后,曹春雷告诉记者。

同时,高新区围绕“增量高端化”,发挥科技招商优势,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引进建设了中科钒钛产业全系、中科超临界CO2发电装备、中科汉禧生物科技、中科恒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华维植享大健康、一汽凌源、雄安(衡水)先进超级计算中心等一批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其中,总投资11亿元、亚洲单体最大的中广核生物质液化天然气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预处理+CSTR厌氧发酵+提纯净化+生物天然气压缩+车用燃气”处理工艺,生产优质的清洁能源和生物有机肥料,形成“工农业废弃物+生物天然气+有机肥料+绿色农业种植”的生物质新能源生态循环产业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科汉禧生物科技竣工试生产,实现衡水本地农产品的高质化利用。此外,中科汉禧目标是打造规上企业的“孵化器”,一个成果就可以孵化成一家公司。建成多条国际领先的模块化、全自动生产线,面向社会共享专利技术、成套工艺、管理模式、生产设备,助推企业“轻资产运营”。

2019-08-21 以“高”补晚 以“新”求快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9374.html 1 高新区实现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