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喜看京畿大省河北沧桑巨变

□新华社记者 孙杰 张涛 齐雷杰 闫起磊

这是一片革命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70年前,毛泽东同志率党中央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启程,“进京赶考”;

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70载沧桑巨变,如今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机遇,京畿大省正乘风破浪,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砥砺奋进。

传承精神:牢记为民初心,重在民生福祉

虽然天气炎热,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小院里参观者络绎不绝,解说员的快板声不时回响:“毛主席,亲切的嘱咐牢记住,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好作风,警惕糖衣炮弹来进攻,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又不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北广大干部群众“赶考”脚步从未停止,“赶考”精神始终薪火相传。

地处太行山区的平山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国家级贫困县的“穷帽子”,平山一戴就是32年。

“平山县等25个河北贫困县脱贫摘帽!”看到消息的那一刻,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党中央离开西柏坡70年了,一直都惦记着咱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扶贫投入力度最大、老区面貌改变最明显、老区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谈起脱贫,闫青海满是兴奋。

平山是河北省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按照省委部署,省领导带头包联脱贫任务较重的市和深度贫困县,实施市县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擂台赛”制度,层层压实责任。

“活了大半辈子,做梦都不敢想,咱还能住上县城的楼房。”58岁的涞源县桃木疙瘩村村民吕成文说。过去,吕成文住在海拔近2000米的深山坳,房屋低矮破旧,生活困难。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吕成文和1万多名乡亲住进了县城现代化的安置小区。

吕成文“挪穷窝”的故事,正不断在河北各地“上演”。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河北已累计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6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万多人。

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河北在搬迁安置区附近配套建设产业园区,引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手工业和现代农业项目,方便群众就近打工。(下转第二版)

2019-08-12 ——喜看京畿大省河北沧桑巨变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8769.html 1 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