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邢台

清河蹚出以“绿”富民新路子

本报讯(通讯员李萍)“以前,每到春天,一刮风,到处都是风沙,都不敢出门。现在好了,一出门花红遍野、水清柳绿、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心里别提多舒坦了!”盛夏,在清河县清凉江沿岸的东野庄村,村民齐金开说起近两年农村环境的变化打心眼里高兴。

以前,清河县连庄镇沿清凉江岸的七个村庄,土地沙化严重,每逢春季大风,漫天遍野都是黄沙。百姓种植农作物收益甚微,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该地的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种地基本是靠天收。

近两年,清河县围绕“绿”字做文章,在乡村振兴中,实施绿色富民、生态保护战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向绿色要效益,趟出了一条以“绿”富民的新路子。

连庄镇东野庄村紧临清凉江,过去是个出了名的穷村,村集体收入一分没有,还外欠数万元的账。村里在清凉江南岸有600余亩河滩地,老百姓谁都不愿意种,因为入不敷出,即便种上作物,平时就是靠天收,能收多少是多少。村干部带头用工资还账,从“绿”字上找出路,利用这些土地发展起太阳能发电场、观光垂钓园、生态养殖区、黄桃种植基地。两年的时间,使一个负债累累的穷村,变为一个集体收入40余万元的经济强村,真是美了村庄、富了村民。

“近两年,连庄镇对辖区内的沙化土地和低产农田全部进行绿化造林,植树23万余株,造林3962亩,种植国家储备林及果林1.367万亩,不仅改善了沿岸一带的环境,还为沿岸村村集体和村民创收近400万元,成功趟出了一条绿色生态致富好路子。”连庄镇党委书记栾高峰说。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该县大力发展林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把废弃地、低产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发展林业。

据统计,清河县有林业合作社30多家,为农民创造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

在强村富民的同时,如何让绿色农业成为绿色产业。该县葛仙庄马屯一带的13个村,过去是全县出了名的穷地方,就是因为该地地处黄河故道,土地沙化,环境恶劣,庄稼不长,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后来,该地大力发展山楂种植,如今,马屯种植山楂达2万余亩,年产量7.5万吨,年收入1.5亿元,成为我国平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山楂种植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山楂之乡”“无公害山楂种植基地”。马屯一带13个村家家户户靠着销售山楂致了富,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5800元,昔日的穷村庄变成了“聚宝盆”。

山楂红了,百姓富了,环境也好了,成片种植的山楂树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春天,漫天的风沙不见了,上万亩洁白的山楂花将这里装扮成全县最美的地方。依托这一资源,该县先后举办山楂花节和山楂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活动,每年吸引石家庄、衡水、邢台、夏津、聊城等周边地区2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曾经全县最落后的地方,一跃成为全县环境最美的地方。

2019-08-0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8003.html 1 清河蹚出以“绿”富民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