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雄安新区

记录历史 抒写未来

——对话雄安新区本土作家韩旭峰

韩旭峰

□记者 王渊

他是一位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从教近30年来桃李满天下。他是一位低调的文学工作者,业余时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网络小说。雄安新区成立后,他书写了大量雄安的文章,其中有单篇文章超200万点击的爆文。他就是雄安的本土作家韩旭峰。记者日前采访了他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的主要简历。

韩旭峰:我出生在雄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师范毕业以后,一直在中小学工作,如今已经当了近20年的校长。业余时间,我喜欢写作,目前是省作家协会、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先后签约中文在线、腾讯文学、网易云阅读、阿里文学等网站。这些年来,我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雄安新区成立以后,我以自媒体雄媒社为载体,与雄媒社创作团队的成员一起,记录雄安的历史,抒写雄安的未来,发布了大量关于雄安的文章。

记者:你的写作主要体现在文学和自媒体两个方面,请介绍一下自媒体创作的心得。

韩旭峰:与小说创作比起来,自媒体发布的一般都是比较简短的文章。自媒体有着比较强的时效性,有一句话叫做“地球不爆炸,自媒体人不放假”。所以,彻夜写稿,三餐不顾,这些都是常事。

雄安新区成立以后,我与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一起,以雄媒社为平台,创作了大量关于雄安记忆与雄安历史文化的文章,受到了雄安3县粉丝的欢迎。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雄媒社被评为全省最具原创力自媒体,而且获得了河北省百佳自媒体的称号。这是对自己辛苦写作的肯定。著名作家、《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向雄媒社创作团队的主要成员赠送了签名笔记本,使我们备受鼓舞。同时,他还为我题字“山高人为峰”,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念,传承好雄安文脉,讲好雄安故事,为新区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记者:请谈谈你在文学方面的创作心得。

韩旭峰:我上学期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写作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期间,我参加过比赛,也得过几次全国文学奖项,更坚定了向写作这个方向努力的决心。参加工作后,我在教学之余,阅读了大量书籍,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写作之中。

我的创作范围比较广,除了诗歌之外,基本都有所涉猎。我早期写一些散文杂文,最近几年主要是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我在中文在线、腾讯文学、阿里文学等发布了《极品相亲记》《经典美女胡乱批》《杀手老婆》《千万别惹我》《都市逍遥医仙》等多部小说或者杂文集。网络小说一般都在百万字以上,一般篇幅较长,需要耐心与毅力,往往一本小说要写作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中间哪怕生病也不能断更。网络小说的创作,锻炼了我的毅力,提升了我的信心。

2018年,我创作的报告文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事业》在省作协举办的征文中获得了三等奖,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鼓励。以后,我计划向报告文学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对于一名写手来说,只有拿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才是最大的幸福。回头翻看自己的创作,能够满意的并不多。在雄安新区成立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会不断学习、探索、尝试,力争创作出让读者喜欢、自己满意的代表作品。

记者:你在工作之外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韩旭峰:我的业余爱好还是比较广泛的,上学的时候喜欢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上班以后因为时间、场地的关系,都很少参与了。现在,有时间喜欢自己一个人跑步。迎着朝阳,听着鸟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跑出一身大汗,那种感觉很不错。我的业余时间实在太紧张了,只能偶尔休闲一下。

很早以前,我就购买了电脑,学习过编程,做过网站,修过电脑……当然,始终喜欢而没有扔下的爱好,就是写作。最早还是在拨号上网的时候,我就开始泡一些文学论坛。到了2006年前后,博客兴起来,我已经是一名知名的博主,很多文章点击都上百万。雄媒社成立以后,我写了一些文章,最多的一篇达到了200万点击。对于只有百余万人口的雄安来说,我感觉还是挺欣慰的。

对于一名网络写手来说,时间永远都不够用。最紧张的时候是在阿里文学连载小说《都市逍遥医仙》的日子,既要更新小说,又要照顾自媒体。那时候,每天早晨起来先去跑步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要构思当天小说的内容,回来马上开电脑打字,至少完成3000字的目标。中午11点半下班,午饭前后再打3000字,这算完成了一天的基本任务。到晚上还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对打完的章节进行修改并发布,另外一个,就是要更新自媒体的文章,回复网友的留言,同时学习其他平台的文章。如果还有时间,就再多打一些字,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我最希望的是有着闲暇的时光,三五好友,走山看水,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或者围炉小聚,喝喝茶,聊聊天。

记者:作为一名雄安本土作家,未来有哪些创作计划?

韩旭峰:雄安新区的设立,让雄安3个小县一下子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很多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聚集到这里,带动了雄安本土文化的提升,让我们有了更多近距离的学习机会,登上了更宽广的舞台。对于一名写手来说,如何记录这一段历史,能不能真实地反应雄安天翻地覆的变化,怎样从宏大的背景中写出人性的光辉与弱点,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伴随着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的开启,家乡雄安的变化将会日新月异。为此,我创作了一部现实乡土题材的长篇小说,记录了雄安新区成立一个月的时间内,人们对于雄安到来的惊喜,对于未来的期盼。这部小说现在正在出版过程中,不久就会与读者见面。

当然,雄安一个月的变化,不足以全面描绘雄安的历史进程。小说创作需要生活的沉淀,更需要由时间来磨砺。如果有可能,我计划将这部小说写成三部曲。第二部以雄安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雄安扫黑除恶与小微企业治理等重大的话题。第三部以搬迁为主线,书写雄安百姓由农民到市民的华丽转身。另外,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识大体、顾大局、舍家为国的典型人物。我计划进行一个人物专访或者对话活动,抒写雄安正能量,记录雄安创业者、建设者、奉献者的光辉事迹。

2019-07-30 ——对话雄安新区本土作家韩旭峰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7869.html 1 记录历史 抒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