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经济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尚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治龙表示,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对村庄进行治理,把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盘活这些宅基地,引导村民组建农宅合作社。

按照这一思路,十三号村组建成立了农宅合作社,鼓励村民以闲置宅基地入股。他们把一些老房子破房子拆了,把以前住在这里的老人搬到儿女住的条件好些的房子里。腾退出的这些宅基地,村里以农宅合作社名义统一盖起了窑洞宾馆,开始朝乡村旅游方向发展。

张治龙介绍,本着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探索了“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所有权属村集体,资格权属于原农户,使用权可流转、可作资本入股。

全村共有38户农民加入农宅合作社,加上集体的4亩建设用地,整理出连片宅基地面积13.5亩。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新建民俗窑洞客栈38套53间。二期窑洞客栈建好后,房间增加到144间,可供260多人居住,能解决500多人的餐饮。

宅基地入股 村民变股东

宅基地入股后,变成了窑洞宾馆,十三号村整体打造了一个乡村旅游项目,为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奠定了基础。

新建窑洞房屋对应宅基地户主,产权全部落实到户。为便于集中管理,村里成立彩色坝头旅游开发公司,由尚义县旅游投资公司以承包租赁的形式进行统一经营,盈利年终按股分红。姜万河说,入股农宅合作社的农户,每年可分红2000元左右。

现在,村里像何秀兰这样打工的还不少。窑洞宾馆的服务岗位满足了村内部分妇女的就业需求,并带动村内餐饮、采摘、土特产销售、家庭手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兴起。

2018年,十三号村实现人均收入6200元。截至2018年底,全村229户478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美丽乡村带动品牌农业

漫步十三号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依山而建的窑洞客栈、高悬的大红灯笼,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引人眼球,144间窑洞客房成为村里最大的特色,配套建设有采摘园、养殖园、健身运动场、农家院等。如今,十三号村已成为坝上地区知名乡村旅游景点,被评为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入选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依托坝上地区独特的冷凉资源,十三号村着力打造优质品牌农业,盘活村内闲置耕地,流转村民耕地150亩,建设集“采摘、休闲、科普”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采摘园区。试种食用百合10亩,引进栽种吊蔓西瓜等新品种,种植绿萝卜等高品质蔬菜基地30亩。吸纳村民就地打工,拓宽增收路子,为全县的品牌农业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

十三号村越变越美、越变越富,近两年来,从外地“回流”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姜万河高兴地说,现在村里常住户由之前的10几户增加到了30多户。

2019-07-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7823.html 1 上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