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合理整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以打造美丽乡村为最终目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全面提升村容村貌,逐步实现环境宜居的乡村振兴总要求
本报讯(记者张梅胜 通讯员姜宁 卢增晖 张书全)近年来,景县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实现“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如今,全县广大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庄环境整洁有序,群众居住水平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整治工作
立足乡村实际,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该县出台了《景县2019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景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文件,落实各级责任,明确了“因地制宜,分类施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以村为单位,组织动员村民自觉行动、广泛参与,共建美丽宜居新家园。
各乡镇立足村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 选好主攻方向,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行动目标、整治标准和重点任务,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了县级领导率队、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群众广泛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
景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主要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五清”是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三建”是建设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一改”是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围绕“五清三建一改”,该县积极引导、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不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今年以来,景县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累计清理生活垃圾806382立方米,清理村内塘沟5737处,清理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168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危旧房屋8285处,清理建筑垃圾149219立方米,清理工业垃圾20633.5立方米,清理乱堆乱放61517多处,乡村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
遍地开花,催生乡村美丽蝶变
古香古色的运河文化、别具一格的青瓦房……当走进景县留智庙镇白草洼村,许多人会被这浓浓的运河文化、风土人情所吸引。“从运河边到村里都变得这么美,我真心为政府的决策点赞。”村民刘建章激动地说。
以干净整洁的环境促进农村落后生活习惯的改变,景县围绕“绿、亮、净、美、文”,以村庄道路、村庄建筑、公共环境为重点,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力争让农村处处是风光。
“今年,已完成美化整治的村庄有274个,建设美丽庭院17825个,精品庭院3156个;建设小游园、果园、菜园5100余个。”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不仅要全面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更要以打造美丽乡村为最终目标。
观念转变,共创环境宜居新家园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在原来,该县各村的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等现象时有存在,老百姓多年养成的习惯,并非一声令下就能马上转变。如何得到群众认可自发参与到行动中来,景县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景县,各村都相继成立了由村支书带头、老党员组成的劝导队,他们入户耐心讲解,组织村民观看改善人居环境宣传片,实现群众从“袖手看”到“动手干”观念的转变。
如今,全县村民的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生活垃圾堆放有序,污水规范排放,杂物堆放整齐,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窗明几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已经成为景县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据了解,该县将在保持环境整洁的前提下,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逐步实现环境宜居的乡村振兴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