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邯郸

峰峰矿区分类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

1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今年,峰峰矿区创新性提出“五个一批”,即村企共建帮扶一批、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特色农业发展一批、楼宇经济富裕一批、休闲旅游助推一批,分类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每个村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张坤 韩琳) 盛夏,走进峰峰矿区义井镇王一村,宽敞的道路,设施健全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这些景象,将王一村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精气神”得益于王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近年来,为破解村“两委”“无钱办事”的困境,王一村在区委区政府的引领下,大力培育“村集体+企业+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村集体带头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先后引进绿坤、鑫伯特2家省级农业园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近年来,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峰峰矿区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导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起了村集体产业。2019年,创新性提出“五个一批”分类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

“每个村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因地制宜,制定村企共建帮扶一批、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特色农业发展一批、楼宇经济富裕一批、休闲旅游助推一批的5种方式,让每个村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峰峰矿区农业农村局王海星说。

例如,村企共建帮扶一批,即创新实施“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活动,筛选出邯钢丰达、合信钢铁、金隅太行、峰峰集团等100余家企业与全区157个村精准对接,明确“一帮三年”帮扶时限,制定帮资金、帮物资、帮脱困等“六帮”标准。各企业积极作为,合信集团为大社镇南旺村牵线搭桥,引进金蝉产业项目;华明电力以资金入股形式,帮助大峪镇新立村建设“双孢菇”大棚等。目前,各家企业帮扶资金近1亿元,真正做到“输血又造血”。

同时,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集体经济形式推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一批”模式,先后引进了绿坤、鑫伯特等5家省级农业园区、11家种植大户,流转了57个村的6.4万亩土地,带动2.3万农户增收,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在“特色农业发展一批”方面,峰峰矿区唱响“品牌强农”主旋律,对原有的上拔剑的砂锅、义中村陶瓷等优势品牌提档升级。支持农民及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首冠牡丹、蔺家庄富硒桃、大潘鱼、谷驼小米20余个“农字号”品牌茁壮成长。

此外,针对临近城区的滏阳街道办、临水镇等四镇30余个村,利用集体资产开发项目、开展租赁经营,建设了批发市场、步行街等项目,推行“楼宇经济富裕一批”,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目前,北部新区9个村合并成4个城市社区,正在谋划集物业承包、三产服务、商业经营为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目前,以太行跃峰渠景观大道为线,串联起北响堂、响堂水镇、响堂生态谷、药王谷、山底地道、张家楼艺术公社等景点,积极开发观光农业、休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实施“休闲旅游助推一批”,张家楼、李庄、东和等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随着峰峰矿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太行跃峰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示范带动下,峰峰矿区探索走出一条适应农村现阶段发展特征的集体经济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区152个村(社区)完成“清零”任务,1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2019-06-19 1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5237.html 1 峰峰矿区分类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