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霍文龙 韩毅 武萌
“今天孩子带我们来南赵看菊花,真没想到这个村变化这么大。”日前,家住邯郸市肥乡区小康堡村的老人孙庆臣说。
孙大爷说的南赵村之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从土里刨食,是当地的贫困村。近两年来,该村通过实施“扶贫产业”,依托菊花种植,发展观赏、采摘及深加工和注册商标品牌等,将农业一产、二产和三产有机融合,南赵菊花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南赵村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太感谢俺村来的工作队了,真没想到,依靠种植菊花,实现了俺多年的脱贫致富梦!”正在地里忙着采摘菊花的李贵芹高兴地说。
2016年初,邯郸市城乡规划局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经过实地调研,工作队发现只有依托产业扶贫,才能改扶贫“输血”为“造血”,脱贫效果才能持续稳定。本着这一理念,工作队多次组织村干部和村里致富能手到全国各地考察农业种植项目。
菊花产业选准以后,选择哪种种植经营方式?经过征求村民意见,同时考虑菊花产业市场发展的实际,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由有农作物种植、经营经验的村内致富能手门存岭牵头,成立存岭家庭农场。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南赵村已成功引种了金丝皇菊、黄山贡菊、婺源皇菊、昆仑雪菊、梨香菊、七月菊、祁白药菊和各类观赏菊30多个品种,种植规模达到1000多亩。
菊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促进整体增收的基础上,把贫困户稳定脱贫作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在上级政策的指导下,存岭家庭农场将南赵村全部贫户和周边村部分贫困户纳入,使贫困群众成为获得“租金、股金、佣金”的“三金”农民。
为了让菊花增值,农民进一步增收,如今,产业园内还建成了20条烘烤加工生产线,开发菊花茶、菊花酱等一系列延伸产品,统一设计制作了“南赵村”牌产品标志。
做大深加工,做长产业链,小菊花也有大梦想。在做好菊花种植、加工的基础上,产业园还发展了产品展销及特色观光旅游等多种业态,成为了一个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旅结合项目。
随着菊花产业“造血”功能的不断完善,“反哺”美丽乡村的成效逐步凸显,现在的南赵村,实施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庭院治理、墙体美化等50多项工程,村庄实现了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