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保定

产业兴有奔头 乡村美有看头

——涿州市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义和庄镇鸭梨丰收(资料片)。牛雨田 摄

葵园小镇吸引京冀游客观光。 刘永兴 摄

省级非遗“十不闲”进城为市民演出。范钊 摄

□通讯员 付雷 范钊 梁栋 记者 李艮春

如今,在涿州,田野里颗颗孕育丰收的种子正萌生致富希望,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一幅幅美如画卷的秀丽村庄迎来游人如织……

在林屯镇坡河屯村百亩牡丹园,一派繁花似锦的夏日缤纷景象,杨晓志正和妻子忙着修剪枝叶。2014年起,他承包150亩地种植油牡丹,如今已带动周边七八个村的20多户农民参与,种植面积达600多亩。

“我们种植的油用牡丹可谓浑身是宝,牡丹籽油所含的α-亚麻酸是橄榄油的63倍,每亩产值可达6000多元,牡丹花蕊可以食用,降脂降压效果明显,市场价格在每斤万元左右。”杨晓志介绍说。

发展有奔头的产业

连日来,涿州市秋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鸥每天都要驱车50多公里,为北京餐饮市场配送精心培育的赤松茸。“赤松茸作为食用菌中的一类高档产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每年北京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王晓鸥说。

2018年,该公司与北京新发地在义和庄镇共建食用菌产业基地,与当地268户农民签订种植协议,建设500亩赤松茸大棚培育基地,亩产经济效益可实现三四万元,将涿州打造成为北京高产值食用菌的重要供应基地。

“每种植一亩赤松茸可消纳15亩的玉米秸秆,是精准扶贫路上的好项目。”涿州市农业技术中心主任刘伟对赤松茸发展前景看好。“从2017年起,我们多次去外地取经,学习先进技术,召开全市推广种植现场会,制定全市推广方案,并根据种植方式每亩财政补贴3000至4000元。”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

作为首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涿州调结构、增绿色、提效益,扩大高品质、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目前,涿州市瓜菜播种面积达24万亩,无公害基地环评面积达15万亩,“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企业达25家,建成督亢秋成、邵村花田2处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涿州贡米、百尺竿莲藕、马踏营鲜桃、辛庄户葡萄、南蔡果梨、北任西瓜等一批特色品牌,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车从稻田过,人在画中游,真是惬意啊!”每逢夏日假期,来自北京的游客方浩都会相约朋友去涿州百尺竿镇大邵村游玩。插稻秧、采荷藕、钓鱼蟹、品美食,这些生态游、乡村游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邵村花田是涿州八景之一,由于地处胡良河流域,水系发达,自南北朝时期就有水稻种植历史,因此也有“北方小江南”的美誉。但作为先人留下来的特有农业文化遗产,邵村花田一度曾因分散经营而没有形成市场优势。

为把这个传统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涿州市实施“农户+协会+企业”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投资5.25亿元,扩大水生、陆生作物种植面积,重点打造出万亩水稻种植区、千亩莲藕种植区、万亩油葵种植区,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生态、娱乐及历史文化功能于一体的京西南生态核心示范区。

景色变美了,游客回来了。

“我们整合资源优势,将邵村花田打造成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每年根据时节,开展春季健步走、暑期夏令营、秋季开镰节、冰上嘉年华等特色活动,仅2018年游客就超过10万人。”涿州市邵村花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屈东升介绍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涿州市坚持以民生为本,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补齐农村短板。截至2018年,全市已完成42条166公里市乡村道路改造,荣获“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推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农村环境管理模式,每年市财政投入运营资金4075万元,做到农村垃圾日清日结;完成农村清洁改厕1.01万座;高标准完成农村“双待”任务。同时,今年全市将打造白洋淀上游河道生态带、乡村道路及农田林网绿化、环村林建设等8大绿化工程,计划增绿3万亩,做强乡村生态支撑。

在此基础上,涿州市还将以承办2020年第四届保定市旅发大会为契机,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梦东方传奇小镇、智慧医养小镇、三义桃园水镇、胡良晓月景区和农业高新区等多处乡村旅游观光景点,让农村成为百姓生态宜居、幸福美丽的和谐家园。

激发民俗文化新活力

今年春天,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宏亮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他的“赵家笙乐器博物馆”落成迎客。作为为数不多、仍依靠传统手艺打造的精品笙代表,“赵家笙”在制笙界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农民音乐家建博物馆,更是吸引了涿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团队前来直播。

“就是要发挥新媒体传播更快、覆盖更广的优势,让乡村文化带头人唱主角,激发更多人发掘乡村历史文化,以全新模式展现乡村文化魅力。”直播团队负责人表示。

今年“五一”期间,有“北笼之乡”美誉的义和庄镇成功举办鸟笼文化交流大会,吸引北京、天津、山东等20地的经营者齐聚该镇。目前,全镇15个村的108位艺人联手成立了“北笼之乡”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鸟笼鸟具设计、制作、销售已经成为该镇很多村庄的致富产业。

每逢传统节日,来自全市各典型村的文化演出团体,都会带着乡土故事和家传绝活,进城给市民带来一场场特别的视觉盛宴。“挖掘保护乡村文化就是留住乡愁,我们在每个乡镇都提炼出一至两种乡土特色文化,加大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力度。”涿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丽伟介绍说。

如今,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遍布涿州乡村,成为传播传统乡风、凝聚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和主要载体。涿州市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精准脱贫政策宣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涿州身边好人”事迹展、非遗文化传承等融成一堂大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2019-05-28 ——涿州市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3085.html 1 产业兴有奔头 乡村美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