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古称易州,因易水而得名。这里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区交会处,河北省中西部,紧邻京、津、雄安,是革命老区、生态大县、文化大县和旅游大县。2534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风貌,8000多年人类文明史源远流长,3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41处文保单位熠熠生辉,是联合国命名的首批“千年古县”。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易县以赶考的心态、奔跑的姿态、战斗的状态,打响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攻坚战。
同一片土地点燃同一个梦想
美丽的山水是自然的馈赠,灿烂的文化是历史的瑰宝。易县的优势在旅游,出路亦在旅游,历任县委、县政府都把“旅游”作为金字招牌。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推进,为易县带来了新机遇;省市主要领导的实地调研和重要指示,为易县提供了新动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地发展的成功经验、高度的共识和坚实的基础,为易县提供了无限的底气和锐气。2015年,易县的决策者们顺势而为,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一城五区四带”全域旅游发展的格局,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的龙头产业来抓,全县干部群众的激情与梦想因“全域旅游 全景易县”而点亮。2016年,易县举全县之力,圆满完成首届省旅发大会承办任务,成为“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最靓丽的风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易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易县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速度,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全域旅游 全景易县”成为全县上下共同的追求与向往。
同一个追求凝聚同一种力量
在易县,有条路被誉为“绿廊花谷”,它的建成促成了“郎山、易水、清西陵”大旅游圈的形成,它的美令人顾盼流连,这就是龙西旅游路。这条路是交通与旅游同行的缩影,更是多个部门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按照“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要求,“一把手”主抓、“一盘棋”作战、“一竿子”到底,全县抓旅游、全员干旅游、全年搞旅游,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因此而凝聚。组织引领,强化统筹。成立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工作委员会,建立旅游联席会议制度,连续四年召开全县旅游推进大会,组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动员部署环环紧扣、目标任务件件分解、具体任务人人有责,形成综合管理体系。规划引领,强化定位。聘请中科院地理所等全国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易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多部单项规划,聘请河北省地理所专家团队为指导团队,确立“规划为纲、市场为先、线路为形、文化为魂”的发展方向。政策引领,强化保障。制定出台《易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等10个专件,政策向旅游项目倾斜。机制引领,强化高效。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积极筹建旅游开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引进中凯集团、隆基泰和、百悦旅投等民间资本,聘请专业运营团队,破解资金、管理等瓶颈问题,有效促进景区高质量快速发展。
同一个家园奔向同一个明天
2019年春节期间,易县冬季游火了。通过景区集中发力,线上线下全媒营销,文化资源统一调配,部门联合保障,为游客与群众精彩呈现了易县首届民俗风情年、狼牙山雪村欢乐中国年、恋乡大庙会等文旅盛宴。
易县变“全域”为“全景”,突出全域治理、全景打造、全媒营销、全线带动,让游客与群众在这里共享青山绿水与乡愁。
全域治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强化市场监管,开展志愿服务,强化人员培训,推进智慧旅游,在“硬件”和“软件”上同步提升。全景打造。做强龙头,全力推进清西陵、狼牙山5A景区创建,易水湖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太行水镇按照4A景区标准上档升级;做美乡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游发展,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做精园区,闯出一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品经济+观光经济”的产业新路;做靓道路,规划“四横两纵两环一连”的旅游交通体系,形成4条景观大道。全媒营销。“走出去”,积极参与中央、省、市组织的旅游推介活动,在电视、高铁多点位进行宣传;“请进来”,广泛开展主流新闻媒体、网络大V集中采风和旅行商踩线考察活动。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原创旅游歌曲、抖音舞网上飘红,文创产品、文学作品备受关注,狼牙山、清西陵徒步大会、恋乡·太行水镇二十四节气,狼牙山山花节、牡丹节等活动成为地域节庆品牌。全线带动。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与体育、与经济融合,旅游新业态焕发光彩,易县博物馆、狼牙山文化博物馆开馆运营。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873万人次,综合效益43.65亿元。通过景区带乡、企业带村、能人带户,资产收益为补充,群众挣上“四金”,走上了脱贫致富快车道,旅游收入占到贫困户产业收入的50.07%,助推易县在2018年9月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全域旅游,全景易县”不仅实现了都市人的田园梦,也圆了老区人民的幸福梦。
百舸争流、直挂云帆的画卷恢宏千里;激情满怀、不忘初心的梦想永不停步。全域旅游风帆劲,全景易县满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