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廊坊

廊坊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首季完成新造林31.24万亩、营林19.12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

今年以来,廊坊市以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核心区为目标,以冲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线,以环京津雄边界、环城市、环村镇,沿高速、高铁、国省干道,沿河、渠、堤、坝等“三环”“两沿”绿化为重点,以发展名特优新珍果树、苗木、花卉、景观生态林为主体,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一季度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全年营造林任务

本报讯(记者祝雪娟 孙泽恒)近日,记者从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4月,廊坊市上报完成新造林31.24万亩,占省下达全年任务的111.6%,完成营林19.12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91.2%。

今年以来,该市以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核心区为目标,以冲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线,以环京津雄边界、环城市、环村镇,沿高速、高铁、国省干道,沿河、渠、堤、坝等“三环”“两沿”绿化为重点,以发展名特优新珍果树、苗木、花卉、景观生态林为主体,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一季度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年营造林任务。

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市今春造林绿化呈现“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准备早。该市把春季造林作为去年冬季造林绿化的延续,及早流转落实造林地块32.25万亩,占省下达全年造林任务的115.2%。二是进展快。该市3月初开始陆续进入栽植阶段,比去年同期提前半个月左右,并于3月中旬进入造林绿化高潮,今春造林进度为全省最快。三是规格高。该市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对标对表,不断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突出原冠苗、大规格、高档树。四是成效好。该市起苗、运输、装卸、挖坑、栽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做到了精准、快速、高效;在林种树种配置上,做到了生态林与经济林结合,针叶与阔叶结合,乔木与灌木结合,绿叶与彩叶结合。全市百亩以上规模化造林全部实现了基地化、园林化、景观化。

强化规划引导。该市以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的顶层设计理念谋篇布局,力争做到“与京津雄生态规划一张图、生态建设一盘棋、生态保护一张网”。自2018年开始,他们共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3个,按照规划制定造林实施方案,造林全部实行工程化管理。

推进机制创新。在用地机制上,该市围绕发展经济类林木,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土地规模流转。他们以政府统一规模流转土地为主导,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土地承包给公司、企业、大户来造林经营。今春政府流转土地9.31万亩,公司、企业、大户流转土地15.35万亩,其他7.59万亩。在投资机制上,该市不断完善激励、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多类型造林主体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造后补等方式,吸引356个造林主体参与今春造林绿化,撬动社会资金21.3亿元。在工作机制上,该市制定造林绿化技术指导规范和营林养护管理技术规范,明确建设标准、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奖补标准,实现了营造林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突出重点区域。该市确定“三环、两沿”为今春造林绿化重点。他们围绕环京津雄边界5公里范围,打造贴边生态景观防护绿洲;围绕“1+8+2”(1个主城区、8个县市城区、2个镇城区),打造城市生态防护隔离带;围绕环村庄绿化,打造千村多效多彩团状森林。全市1241.7公里省级以上公路、铁路,635公里主要河渠已全部实现高标准绿化,形成精品闭合线路200公里以上。

着力提升品质。该市选用好树种,使用好苗木,配用好模式,打造好景观,示范带动全市整体绿化上档次、增效益。他们大量优选高档园林绿化和经济树种,主打品种达到40余个;突出区域特色,加大经济类林木占比,主打乔灌花草结合,体现多品种、多色彩、多层次,打造精品绿化景观29个,经济林占比达到45%;将林业园、景与森林旅游相结合,打造乡村生态游精品线。该市列支500万元支持引导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5万亩。

加强组织推动。该市4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市级领导干部参加的大型义务植树周活动,同时,采取“四个一”的推进举措,即建立一本工作台账,要求各县(市、区)每周两次报进度,市里两次排名通报;绘制一张作战班图,实行动态监测,挂图作战;强化一支督导队伍,市里成立10个造林绿化督导组,发现问题随时整改;打造一个微信平台,建立了创森工作群、绿美廊坊微信群、春季造林绿化督导工作群,随时安排部署工作,通报造林进度,掌握造林动态。

2019-05-08 首季完成新造林31.24万亩、营林19.12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41079.html 1 廊坊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