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石家庄

鹿泉区实现垃圾分类智慧化

鹿泉区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的方式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依托主城区向周边乡镇延伸,实现城乡垃圾分类有效对接,改变多年来人们对垃圾不分类的习惯,共建环保、绿色、美丽新鹿泉

本报讯(记者马静)自去年9月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鹿泉区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的方式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共有80多个垃圾分类试点参与,其中包括63个党政机关、5个生活小区、9所学校、1个商超、1家医院及1个自然村。

称重、返现当场完成,垃圾分类智慧化

在鹿泉一中,一排蓝色的智慧垃圾回收箱非常抢眼,每个垃圾箱的箱身和投放口都有明显的图片和文字,两个投放口之间是一个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投入垃圾的重量以及返现金额,显示屏下方是二维码识别区和刷卡区。

高二(6)班的卫生委员郭家兴一边投放垃圾一边给记者演示回收箱的“智能化”操作。通过刷IC卡就能开箱,投放后称重返现直接就到卡内余额。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刚刚提现了140元,自从学校有了智能垃圾回收箱以后,班里的废品随时都可以投放,不仅教室整洁了,班费也多了。”

据石家庄粤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彩虹介绍,该智能垃圾回收箱可以通过手机下载App和刷IC卡两种途径使用,其中公司发放的IC卡更多针对老年人和学生,而年轻人则鼓励使用App,App个人账户里的钱积累够10元以上便可以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提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每日的可回收垃圾等数据会上传至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还可以对回收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如有异常及时自动报警,箱体安装智能电子防盗锁,方便收运及管理。

方便、实用,智慧垃圾分类延伸至乡村

鹿泉区垃圾分类不只在主城区实行,同时还向农村延伸。在鹿泉区获鹿镇东辛庄村口,就有一排蓝色智能垃圾回收箱。“以前的垃圾箱就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的我们也不能分清楚,现在这个垃圾箱标注得很清楚。”前来投放垃圾的村民董佳宁告诉记者。

今年该区垃圾分类依托主城区向周边乡镇延伸,将白鹿泉乡、石井乡、上庄镇3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管委会及5个垃圾分类试点村,先行纳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范围。其中,试点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确定4个垃圾分类试点,包括所在地的机关大院、1所学校、1家医院、1个居民小区,共计16个垃圾分类试点;5个垃圾分类试点村分别为东土门村、东辛庄村、曹庄村、贺庄村、大毕村。

改习惯、育新观,引领文明新风尚

“垃圾分类能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按照这样的分类回收系统,许多原本会被扔掉的垃圾也有了再利用的可能,实现可回收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石家庄粤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存身介绍。

鹿泉区实施的这种新型垃圾分类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通过奖励等方式,让大家自发地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这不仅仅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居民素质高低的体现。

石家庄市鹿泉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亚斌表示,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鹿泉主城区内50%生活小区、50%居民户、事业单位、商超、学校将全部纳入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同时依托主城区向周边乡镇延伸,实现城乡垃圾分类有效对接,使农村和城区同步发展,改变多年来人们对垃圾不分类的习惯,让垃圾分类在鹿泉区逐步实现全覆盖,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共建环保、绿色、美丽新鹿泉,助力省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新发展。

2019-04-0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39025.html 1 鹿泉区实现垃圾分类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