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探索建立就业创业新机制

今年为征迁区劳动力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

雄安新区设立伊始,就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在新区大规模建设开启之际,为探索建立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新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均等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该区将进一步开展工作

本报讯(记者孙文宾)为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新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均等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好地惠及新区广大劳动者,雄安新区进一步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据了解,2019年,该区为解决征迁区域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提供1万个岗位,涉及建筑、绿化、机械等专业,从而实现新区广大群众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雄安新区设立伊始,就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引导广大群众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技能,自始至终把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日前就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工作在容城县进行调研时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抓好群众就业创业、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征迁安置准备工作,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新区发展成果。

记者从新区出台的《河北雄安新区就业创业工作推进方案》方案中获悉,新区将积极稳妥安置转型升级企业职工,通过引导转型升级企业通过内部分流、转岗就业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对难以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可通过托底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连续缴纳失业保险费1年以上且无欠缴,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此外,今年,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或按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标准确定。

据了解,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围绕就业创业工作,已出台2个实施意见和2个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日前,该区再次出台《河北雄安新区就业创业工作推进方案》,以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扶持重点,将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就业服务,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新机制,让新区广大群众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019-03-26 今年为征迁区劳动力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38113.html 1 雄安新区探索建立就业创业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