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满族自治县铁腕抓“天蓝”,重拳护“碧水”,积极推进清洁供暖、强化面源治理、狠抓道路交通、落实河长责任制、提升水环境质量,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宋立新)宽城满族自治县通过实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增绿措施及落实“河长制”等措施,铁腕抓“天蓝”,重拳护“碧水”,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让蓝天碧水常驻。
铁腕抓“天蓝”
加快散煤整治,推进清洁供暖。去年共淘汰燃煤锅炉236台,其中工业锅炉12台,商业和公辅锅炉142台,农业锅炉82台;紧盯重点行业,实现深度治理。加大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盛丰、兆丰、天宝水泥等企业累计投资近3亿元完成了12万多平方米的料场棚化工程、天宝集团投资1.12亿元实施了管廊运输替代工程、京城集团投资2.5亿元的矿石皮带廊运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坚持多管齐下,强化面源治理。印发了《宽城满族自治县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七个攻坚行动方案》,从渣土运输车辆、建筑工地等7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扬尘整治工作。建成区各施工现场严格按照“七个百分百”“两个禁止”要求进行扬尘治理,不达标的建筑工地一律不予开(复)工建设。加大对建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的检查力度,建成区范围内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设施。采取水冲洗、机清扫、人保洁的方式,强化城区道路保洁。投资389万元安装秸秆禁烧红外视频监控28个。
狠抓道路交通,治理移动点源。依托“六横八纵十桥两疏”的交通路网格局,实现了货车绕城、车辆分流。将县城原有18辆燃油公交车全部置换为34台纯电动公交车,建设充电桩17个、加气站2座。完成了300余辆渣土车密闭改装,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重拳护“碧水”
明确职责,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出台了《宽城满族自治县水环境质量改善三年攻坚专项实施工作方案》《宽城满族自治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宽城满族自治县关于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实施意见》等“1+9”系列文件,确定县级河长9人,乡(镇)级河长165人,村级河长269人,村组设河湖管理员926人,范围覆盖主要河流10条、重点村河流293条、水库7座、塘坝8座,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县、乡、村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去年投入各项工作经费和河道清理专项经费4500余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了滦河、瀑河、青龙河、都阴河等河流垃圾清理工作。
严格监管,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开展了保护区划定、风险源排查、违规项目取缔、设立标志和排污口整治等工作。完成了清河口饮用水源保护区技术报告编制,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了省政府批复,并完成了勘界、标志牌、警示牌等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强企业监管,全面完成44家加油站防渗改造。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力度,限期完善了3家养殖企业粪污处理设施。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宽城被省政府确定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正在编制《宽城满族自治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确定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确保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厕所污水得到全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