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重点出口企业(民营企业占95%以上),实现包联服务全覆盖。
“全过程支持”,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重点项目招商、落地和建设速度,力争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加速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构建科学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规范政务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建立“亲”“清”政商关系。
“全领域深化”,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企业注册1日办结、即时办理等经验做法,加快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积极探索在更多市县、省级以上开发区试行,营造审批事项更少、办事效率更高、营商成本更低、政府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
聚焦薄弱环节,重点从企业开办提速、提快项目落地速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减税清费降成本、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产权保护、提升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等8个方面,加大创新推进力度,进一步有效解决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力用情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
“全方位提质”,实施民心工程,突出民生需求,强化民生保障,谋划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遵循国家和省总体工作要求,结合各地实际需求,按照任务量大小、群众关切程度高低,在2018年基础上,对2019年20项民心工程进行适度调整。保留任务量较大的工程类别,包括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冬季清洁取暖、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社区和居家养老、公共交通建设、交通秩序整治、便民市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文化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12项;新增群众诉求集中的工程类别,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幼儿园建设、就业促进、贫困残疾人服务、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