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代姣 通讯员冯燕 刘珊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企业注册1日办结、即时办理等经验做法,加快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20项民心工程新增群众诉求集中的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幼儿园建设、就业促进、贫困残疾人服务、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等8项……”2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省深化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暨实施20项民心工程”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国洪表示。
张国洪介绍,2018年,我省出台促进创新创业、服务发展、民生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1553个,形成了系统性的政策保障体系,创出一批典型经验,“双创双服”活动各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我省将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围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民心工程、优化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43项具体任务,全力打造“双创双服”活动升级版。
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着力优化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精准出台能落地、易操作,含金量高、普惠性强的创新创业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全类型培育”,加强“双创”平台建设,在抓好2018年确定的“双创”平台之外,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重点平台和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建设等内容,增强各类“双创”平台载体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支撑力。
提升实体经济活力
着力优化完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帮扶责任,优化帮扶措施,真心帮、用力服,强基固本,蓄势聚力,做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
“全覆盖帮扶”,落实市场主体包联,实现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小微企业、重点出口企业全覆盖,省市县分级开展帮扶,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在2018年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重点企业基础上,新增服务民营企业、培育上市企业、服务出口企业,实现对市场主体从“注册、个转企、小升规、上市挂牌、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全链条培育和服务,并将服务重点企业扩展到服务所有规上企业、(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