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海东
2018年新一轮驻村工作开始后,省政协驻村工作队抓住隆化县郭家屯镇小庙子村脱贫攻坚的根本问题和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尽责履职,扎实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措施准、效果实、群众满意度高,给小庙子村带来了巨变。
小庙子村位于郭家屯镇西北部,占地面积16.98平方公里,所辖6个自然村,现有居民194户、537人。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玉米和畜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为4757元,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截至2018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185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5.6%下降为16.7%。
全力推进重点工程。省政协驻村工作队谋划并促成两条通村道路建设项目:一条是小庙子村至半壁山村通村公路,全长8.1公里;另一条是小庙子村至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龙头乡东城子村通村公路,全长9.7公里。通村路建成后不仅将极大方便百姓出行和农产品运输,而且给隆化县生态旅游开发带来重大商机。目前,两条道路已经完成道路测线、划线和路基初垫。协助省政协、隆化县政协和县有关部门,全力推进了省政协港澳委员的捐资建桥工程,总投资306万元,完成了郭家屯镇至小庙子村沿途7座“连心桥”工程,方便了村民出行。
整体提升,补齐短板。小庙子村2014年被定为贫困村,2016年被定为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欠缺,公共服务滞后。2018年,该工作队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抓手,协调资金320万元,完成河道护坝2.8公里;协调资金75万元,新打灌溉机井24眼;协调资金300万元,硬化村内主街道7800平方米,新建文化墙300米;协助镇村开展“拔栏行动”,清理出村集体用地20亩。同时,推动“厕所革命”,建设公共厕所4个,户厕130座,清理河道4公里,集中清理村生活、建筑和生产垃圾,提升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精准施策,实现精准脱贫。全年通过驻村工作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该村年度退出贫困户16户、全村享受低保39户、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12名。通过努力实现全村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全覆盖,自主发展养牛产业33户,香港小母牛项目扶持61户,每户资助慈善基金8000元。村级光伏电站带动贫困户48户113人,建成后每户分红不少于2000元。协调建设养牛帮带小区1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带动20户贫困户。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2018年,该工作队协助省政协机关组织5个党支部的机关干部到小庙子村进行多轮次结对帮扶覆盖走访。挨家挨户走访,为贫困户和村民送去了用捐款购买的慰问品,悉心听取贫困群众心声,了解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为小庙子村委和小学捐赠了农业科技和文化类书籍。协调省关工委结对帮扶小庙子村小学全部14名贫困在校学生,每位学生资助1000元。此外,协调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向村捐献轮椅、拐杖、助听器等残疾人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