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保定

——保定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记事

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文明薪火

□通讯员 贾佳 张积涛 记者 李艮春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记载着一个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内容,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古城保定优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地方志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保定自古处于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化交流的交通孔道,编史修志历史源远流长。成规模的志书编纂始于元代,现存最早的志书是明代的,清代志书保存最多,至今留存120多部,对认识保定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该市新方志编修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第一轮修志时的“一本书”,到第二轮修志的一项工作,到发展成为一项事业,不断转型升级。

1980年代中期,第一轮修志出版《保定市志》一部,县(市、区)志25部,《白洋淀志》一部,并出版基层志、专业志、部门志等300余部,积累了大量珍贵史料,对于了解和认识地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从1999年开始,该市逐年编纂《保定年鉴》,已连续出版18卷。第二轮地方志工作正式启动于2004年,主要工作是编修出版《保定市志(1979—2010)》,各县(市、区)志,逐年编纂出版《保定年鉴》和县(市、区)综合年鉴;动员和指导有条件的部门、乡镇村出版专业志、行业志和基层志,整理旧志,建立地方志馆、地方志网,全面推动读志、用志。

保定地方志成果丰硕,留下大量翔实、珍贵的地理历史资料,单就文字量就有上亿字,而过手、过眼的资料则要有几亿字。

2012年“保定地方志网站”正式开通。去年上半年网站全新改版,充实信息,优化栏目,增强服务功能;对接国家、省、县地方志信息化工程,拓宽面向公众的方志信息服务渠道,建成网上地方历史文化资料库,逐步实现地方志信息资源共享互通。改版后的保定地方志网站,添加手机微信版,方便读者使用移动设备浏览网站。2012年《保定读本》出版后,即成为保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外经贸活动和政务活动用书,如每年的经贸洽谈会,对外推介保定,都会用到《保定读本》,每年各种活动用书量都有两三千册。2013年,全市3000多辆出租车上都配发了《保定读本》,作为宣传保定的一个窗口。

2015年在光园这座百年建筑建成的方志馆(抗日战争史料馆),是全省第二家市级方志馆。 近年来,全市地方志工作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突出地方特色上下功夫,陆续建成或改陈地方志展室、抗战史料展室、方大曾纪念室、何明清纪念室、《晋察冀日报》史展室、光园与民国风云展室等,使方志馆内容更加丰富,展览更具吸引力,成为展示保定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近期建成清苑、高阳两座县级方志馆,莲池区、阜平县、安国市三座方志室。目前,多座县级方志馆(室)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2017年完成《畿辅通志》《雄安新区旧志集成》《保定旧志集成》影印再造,再造出版明清至民国时期保定市范围内旧志94种,500多册。

2018-12-18 ——保定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记事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31798.html 1 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文明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