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等创新举措,实施白洋淀综合整治,使被喻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得到修复

雄安新区创新举措综合整治白洋淀

本报讯(记者王渊 孙文宾)“如今河道里满是绿油油的青草,昔日的污水、刺鼻的腥臭味已成为历史。” 近日,记者在安新县采访时,西涝淀村60岁的季宝生看到唐河污水库发生的巨大变化,高兴地对记者说。雄安新区通过不断创新举措实施白洋淀综合整治,使被喻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得到修复。

唐河污水库位于白洋淀上游唐河的主河道内,全长17.5公里。20世纪70年代,白洋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保定市为截留排入白洋淀的工业污水,修建了唐河污水库,临时存放这些工业污水。2017年9月,雄安新区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唐河污水库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唐河污水库存有10万立方米的污水,还有一定量的固体垃圾和疑似危险废物。今年5月,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据了解,一期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污染治理,如存余污水治理、固体废物清理、地下水污染监测等工程;二是生态修复,通过生物措施恢复污水库库区生态系统。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治理难度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固体废物清理之前,首先对库区进行了疑似爆炸物探测与挖掘,排查面积约102万平方米,累计发现疑似爆炸物及零件4007枚。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清理运输一般固体废物12.6万吨,清理含砷、含铅疑似危废共约8600吨。

从去年以来,雄安新区持续推进白洋淀流域“洗脸工程”。新区三县河道和村庄共排查并清运各类垃圾344.5万立方米,封堵非法排污口85处;三县共排查纳污坑塘810个,截至今年7月底完成纳污坑塘治理366个,剩余坑塘已开始施工治理,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

“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创新机制,探索长治之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中引入市场机制,企业作为治理主体,确保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可持续,百姓参与,政府监管,形成“一盘棋”,寻求新路径,探索长治之法;同时,建立规范的追责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的,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并研究制定白洋淀综合整治考核激励奖惩制度,组织制定对新区三县乡、村考核评级体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如今,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正在形成。通过筹划建设白洋淀入淀口功能湿地和生态湿地,恢复生态湿地功能,实现白洋淀水质根本改善。未来的白洋淀将成为一个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典范。

2018-09-18 雄安新区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等创新举措,实施白洋淀综合整治,使被喻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得到修复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25281.html 1 雄安新区创新举措综合整治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