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邸志永 记者 李艮春
距保定千里之外的陕西省佳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保定90后小伙儿邱超就在这里的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已近三年。
邱超说,毕业后去支教是他大学时就定下的目标,。
2016年3月,邱超辞去了在北京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的稳定工作,一头扎进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当年的3月5日,邱超来到佳县王家砭镇程家沟希望小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邱超说,当时就想先看看,设立的目标仅是干一年,没想到光学校吃饭这一项,就差点让他打了“退堂鼓”。
“这里一天吃两顿饭,中午、晚上各一顿。每顿饭都是土豆。”邱超称,在最初支教的日子里,每周有三天拉肚子三天便秘。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娃娃们特别懂事,经常牵着我的手问东问西,热情得让我难以割舍。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村里孩子上学不容易,看到娃娃们努力求知,我更舍不得走。”
程家沟希望小学有学生343名,其中留守儿童257名。邱超来到学校后,首先把目光放在贫困留守儿童身上。邱超说,由于这些孩子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价值观上的引导,有些就会表现得内向、封闭,甚至冷漠。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情况,邱超走访了全校50多户特困留守儿童家庭。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佳县国际计划办的帮助下,程家沟希望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于2016年4月底成立,内有6台电脑和1部电话。
“有智能手机的留守儿童家长,每天下午放学后,娃娃们就可以用电脑跟他们视频通话。此外,我专门办了一张电话卡,让那些家长没有智能手机的娃娃们可以跟父母电话联系。”邱超称,“留守儿童之家”的话费都是他自己出,一个月100多元。
三年,一千多个日夜,邱超用自己的行动帮助贫困学子圆求学梦,为留守儿童搭建亲情屋。这是支教之路,更是奉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