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霍飞飞 记者 方尚俊
褚庄村,邱县新马头镇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村。
说大,全村1400口人,2000多亩地。8年前,曾是个名副其实的“落后村”“瘫痪村”“无主村”。说它“无主”,是因为曾有三年多时间,村子里没有领导班子,风气涣散下的村民皆是“散兵游勇”。说小,村民性子小、怪事多。搞绿化,前脚栽树,后脚就被拔走了;开个会,大喇叭从上午喊到下午,没一个人来;村里搞个事情,东拽西拉,没几个人配合……
风气不好的关键是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要转变风气,就必须让村干部走进村民“心坎儿”里。于是,故事主人公——村党支部书记褚献印上任了。
褚献印,以前是村里的一名推土机驾驶员。“推土施工,我是好手,可摆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堆土,那是一座山啊……”2010年,被推上村支部书这个位置上时,褚献印心里还在打鼓。那一年他36岁。
没有办公场所,是褚献印走马上任后直接面临的尴尬,更是不少村民想要看的“笑话”。原来,由于种种原因,村里的办公室竟然被变卖了。
这“头一板斧”就是把村民中心建好,让老百姓看到干部是在干实事。褚献印自个儿先垫付6万元建设村民中心。钱不够,他就发动施工队,寻找“二手”建筑材料,加工后重新利用;没有装备,就四处游说在外事业有成的褚庄村人,拉来5000元赞助费和办公桌椅……几个月后,褚献印不仅建了村民中心,还建起宽敞的村民广场,让观望的村民吃了一惊:看来,这个支部书记还真有两下子!
修路,是褚献印上任后抡起来的“第二板斧”。由于路基加宽会占用村民的部分耕地,仅2公里的出村路,出来阻拦的村民就有七八家。而褚献印挨家挨户实施“口水战”做工作,不但没能赢得群众响应,反而惹来村民组团结队地上门反驳。经过反复考虑,褚献印决定从占用的耕地上着手,在给村民提供补偿的同时,将路两旁所栽种树木的所有权也归村民所有。于是,路,修通了,一下子改变了褚庄村出村路几十年通而不畅的历史。
从“重建村民中心”到“修路补偿”,两场漂亮仗开启了褚献印的“逆袭”之路。
8年来,褚庄村的风气有了很大变化。然而真正考验村民“精气神”的一件事发生了:今年5月,年仅13岁的村民褚晓雨患上了急性白血病。以种地为生的家里,短时间内花光了所有积蓄,孩子生命危在旦夕。褚献印亮出了“第三板斧”。5月21日上午,他在褚庄村微信群内发了一条消息:作为我村一份子,一人有难,百人帮,帮晓雨一把吧,体现我村共渡难关精神的时刻到了……几分钟内,群成员在纷纷祈祷祝愿后,一场“救助红包雨”开始“狂下”,三天三夜不曾间断,三天时间村民捐款近11万元。
8年磨一剑,民心齐、民风善。如今的褚庄村,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两委班子,都焕然一新,还被评为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褚庄村捧回了多年来第一块先进集体奖牌。
村风好了,致富路就通畅了。带动全村村民致富,仅仅依靠单纯的种植模式已经不行了,“脱离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开启新的种植方式、开拓养殖基地、搞观光农业……”在褚献印的多方努力下,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策划正在褚庄村酝酿,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在向褚庄村百姓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