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可知 吃着放心
□记者 刘澜澜 刘昆鹏
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状况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关系着每个家庭的餐桌安全。8月7日,记者跟随省食药监局组织的“食品安全进市场”媒体采访活动走访了石家庄市塔北路菜市场以及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聚焦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走进塔北路菜市场,干净整洁的环境引得大家阵阵赞叹。两边是干净的门脸,满眼的淡绿色,门牌整齐统一,中间是销售水果蔬菜的摊点,每个摊点都四面开放,老板们站在摊点中间,满面笑容迎接顾客。
在一处卖西红柿的摊位,新鲜的西红柿整齐码放在摊位上,十分亮眼。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裕兴所所长吴瑞向记者介绍,这是塔北路菜市场的亮点之一。“这里的西红柿都是经过卖家精心挑选后摆放上来的,不仅如此,在塔北路市场销售的蔬菜都是净菜,不会带有泥污,消费者买回去之后简单处理一下就可以食用了。”吴瑞说。
除了干净新鲜的蔬菜吸引眼球,在摊位旁边张贴的一张二维码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从去年开始,塔北路菜市场就设置了食品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要拿出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轻松获知市场内蔬菜的来源、生产时间等信息。
“有了这个系统,可以追踪到蔬菜的源头,消费者买菜更放心,我们卖起来也更放心了。”蔬菜经营商户孙女士告诉记者。
吴瑞介绍,为了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塔北路市场实施了食品溯源系统全覆盖,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种植(养殖)、加工、包装、检测、运输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再生成二维码,将这些信息及时、快捷地呈现给消费者。
除塔北路菜市场外,石家庄市目前已经有33家食用农产品市场和10家大型超市共3002个销售者纳入了食品溯源系统,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也是其中之一。
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保障着省会及周边地区85%的农副产品供应,日客流量达4万余人次。为保障食品安全,该市场同样使用了食用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目标。同时,按照省、市、区局的抽检计划,市场建立快速检查室对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公布检测结果信息,检测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食用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让食品销售更透明,让百姓吃得更放心。
确保食品安全 各地这样做
石家庄 采取“一二三”举措
实施景区食品安全提升工程
石家庄市食药监局创新监管方式,突出“一个重点”,建立“两个中心”,实施“三级联动”,大力开展景区餐饮业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有效保障景区食品安全。
突出“一个重点”。制定出台《石家庄市餐饮食品安全街区餐饮单位学校食堂质量提升活动方案》,将景区餐饮业食品安全提升工作作为重点,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探索并推行景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建立“两个中心”。指导景区成立食材统一配送中心,建立健全食品原材料进销货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督促景区主办方固定采购渠道,定向采购所需原料,同时,优化配送中心存储条件。设立景区食品快检中心,配齐专业检测设备,建立快检制度,派驻检测人员对大宗食品原材料进行逐批检测,每周对景区内食品开展全覆盖检查,为食品安全提供“双保险”。
实施“三级联动”。明确市本级、县(市、区)、乡镇三级监管职责,石家庄市食药监局开展对口业务指导,各县(市、区)局开展定期督导检查,属地监管所进行巡查监管、隐患排查、抽检快检,督促景区各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各项规定。
截至目前,石家庄景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已在土门关驿道小镇、德明古镇、正定古城、正定塔元庄等全面推行,有效保障游客饮食安全。
唐山 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
唐山市食药监局连续两年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创建工作高位推进,力争于2018年底,在已成功创建10家省级以上“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的基础上,再培树20至30家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一、构筑超市自检、部门抽检、群众送检三道检验检测“防火墙”。
二、强化精品肉菜专柜源头把控。与市农牧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精品肉菜专柜销售的蔬菜、瓜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全部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批批具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并可通过唐山市“智慧农安”系统追溯养殖信息、生产档案、检测记录、认证证书等相关内容。
三、试点运行“智慧商超”管理系统。鼓励5家参创超市试点运行“智慧商超”管理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信息公示、群众实时满意测评等多项服务。
衡水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8月底将全面推广
衡水市积极探索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8月底将在全市推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包括食用农产品追溯和食品(预包装食品)追溯。通过确定关键追溯点,采用信息化手段真实准确记录重点信息,从而实现产品正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查清流向、查明原因、明确责任,达到防控风险、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目的。
下半年,该市将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争取到年底实现34家规模化以上企业全部通过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打造安全放心文明的餐饮消费环境,将餐饮食品“夏季风暴”向乡镇延伸。
长城评论
时时刻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
□ 张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让百姓吃的放心,是改善民生要求所在,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所在。
一个不容忽视的形势是,食品安全是一个全市场行为,是一个动态化、全领域的流通范围的市场行为。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不仅要加强对省域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等的管理,也需要对流入省内的食品加强监管,不仅要解决城市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解决乡村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和滞后。
维护食品安全,既是食药监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有赖于其它各相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不少情况表明,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深入持续参与推动最终得以解决,维护和巩固了食品安全局面。
无责任不法治。推进食品安全,须臾离不开违法必究的食品安全体系,须臾离不开对食品安全工作中违法行为的责任落实。既要抓市场主体的食品安全,也要抓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只有织密责任网络,夯实隐患排查治理工程,才能杜绝各类食品违法行为,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