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缘何屡屡得手
□新华社记者 周立权
吉林省警方近期破获多起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从广东、福建等地抓回数百名犯罪嫌疑人。经警方审查了解到,这些电信网络诈骗案都有事先演练好的“台词”和“剧本”,甚至设有不同身份的“演员”,布下层层“陷阱”,如演戏一般使一些不明真相者上当受骗。
警方连破多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
日前,162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被从广州押解至长春。至此,吉林辽源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
今年1月份,辽源警方接到居民徐某报案称,其在去年9月至11月期间,被冒充投资顾问的人诱骗到一外汇交易平台炒外汇,被骗人民币10万元。辽源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在5个月时间里,专案组先后派出30余人次赴深圳、广州、北京等地调取相关信息500余万条。
民警最终锁定了诈骗团伙中的162名犯罪嫌疑人身份和犯罪窝点位置。据查,以犯罪嫌疑人陆某、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在广州市注册多家公司,租用高档写字楼办公场所作为诈骗窝点。作案过程中,该电信诈骗团伙话务员先通过微信等渠道加好友,冒充炒汇老师、炒汇助理等身份,向对方推荐外汇投资,提供投资外汇虚假盈利单。取得对方信任后,指导被害人操作购买外汇,然后通过操控数据,让其赔掉本金,从而实施诈骗。
近日,在广州市公安局配合下,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162名,捣毁犯罪窝点14个,收缴大量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500余件,冻结资金2000多万元。
在辽源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告破后,吉林省集安市警方又破获了另一起诈骗案。集安市公安局经过数十个小时的周折辗转,将84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从广东省押解回来。此起特大诈骗案,涉案金额近亿元,近万人被骗。
有“台词”有“剧本”,骗钱没商量
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岳喜田介绍,这几起案件都是典型的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犯罪的电信诈骗案件,操作模式极其类似,应引起重视。
——不法团伙组织严密、体系完整、以公司化运营。这些诈骗团伙注册多家公司掩饰不法行为,并租用高档写字楼办公场所作为诈骗窝点,组织结构严密,下设话务组、诈骗平台开发维护组、资金转账组,团队化管理,涉案人员众多,隐蔽性极强。
——有“台词”有“剧本”,作案过程分角色,情节环环相扣。诈骗团伙话务组成员首先冒充美女,以加错微信好友为名搭讪被害人。再以联络感情赢取被害人信任后,适时晒虚假盈利单等手段勾起被害人感兴趣,然后以推荐炒汇老师、炒汇助理等名义诱导被害人操作购买外汇或者贵重金属。最后在“专家”指导交易下,使被害人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最终流入诈骗团伙手中。
——作案手段极其专业,流水化实施诈骗。诈骗团伙先是招募人员搭建虚假平台,利用平台操作环节制造漏洞。然后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筛选出注册微信的手机号码作为诈骗对象。再由所谓的精通外汇证券交易或者是贵重金属交易人员,提供虚假盈利单。随后由话务组人员按照“剧本”引被害人入局。整个过程精心设计,让人防不胜防。
“诈骗团伙职责分工明确,具有跨区域、专业化、涉众广的特点,造成侦破工作取证难、办案难、抓捕难。”辽源市公安局副局长王东辉说。
引导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大案屡屡发生,岳喜田以及辽源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王军亮等办案民警提醒各部门应形成合力,引导广大群众谨防上当受骗。
首先,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在手机上、微信、QQ等通信工具中,不要保存身份照片、银行卡照片、银行卡密码、支付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在电脑上,不要保存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不下载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网站,不在未经核实的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捆绑个人银行卡、支付宝及验证个人银行资质。
其次,要多了解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再次,要牢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如遇下列情况,请到公安机关咨询:冒充银行客服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或点击链接的;以帮你炒股、炒期货能挣大钱的;网上贷款、网络购物退货要求汇款的等等。
(据新华社长春7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