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满龙)近年来,北京华耐育苗基地立足产业发展优势,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赤城县建成2000亩草莓育苗和蔬菜制种基地,带动数以百计的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助力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华耐育苗基地处于赤城县“百里蔬菜产业带”核心区域,为扶持企业发展,赤城县政府斥资150万元作为产业扶持资金,支持公司建起育苗大棚250栋,并协调县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定点联系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贷款服务。公司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示范带动力显著增强,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据双山寨村村委会主任邓志山介绍,村集体以县政府产业补贴资金作为股本资金,与公司合作经营(占10%股份)。公司年纯利润450万元,村集体可分红40多万元。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每亩收入600元租金,失地农民加入村级劳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公司负责技术培训,根据企业订单,到公司长期打工,年人均务工收入1.2万元。在用工旺季,劳务合作社还将周边村民吸纳进合作社,统一调配,满足公司用工需求,有效解决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目前,公司招聘的长期务工人员达200多人,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稳定增收。
通过在基地打工,农民看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学到了科学种田技术,激发了自身创业热情。溢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进选告诉笔者,农民见到了效益,自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26户入社农户整合300亩土地,以土地入股,与华耐公司合作,发展草莓育苗,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服务,合作社年实现利润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