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特刊

久久为功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安国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初夏时节,走进安国市门东村,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村里绿树成荫,家家户户窗明几净。位于村中心的休闲广场上,一老人手扶健身器材正在健身,一位带孩子的年轻媳妇和两位老人悠闲地聊着家常,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过去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洼地,垃圾遍地,通过综合治理,现在已经改建成休闲广场了。”安国市农工委常务副书记赵玉海说。

安国市总人口约42万人,耕地55万亩。近年来,在河北省、保定市的大力扶持和政策的引导下,全面推进宜居示范村建设,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今年,按照省和保定市统一安排部署,安国市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安国市抢抓雄安新区发展机遇,以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为重点,以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实施15项重点任务,突出连片打造,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完成25个省级重点村建设,5个精品村建设,1个县级片区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多次会议专题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事宜、城乡环境一体化,破解“两改一清一拆”治理难题。同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点制度,负责与乡村两级共同谋划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思路,督导任务目标落实。

严格规范程序。在工作推进中,做到项目建设严谨、科学、合理,确保好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重点做好重点村、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确保规划符合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其他规划要求,突出特色完成美丽乡村全域规划编制和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

推动项目建设。重点围绕民居改造、饮水安全、街道硬化、三清一拆”、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十二个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项目完工率100%。(1)民居改造1000户,危房改造60户;(2)所有村全部实现饮水安全,自来水入户100%;(3)部分村完成了污水治理项目建设;(4)重点村全部完成主街道亮化、硬化,硬化道路10万平米,新安装路灯300多盏,完成电网改造;(5)完成厕所改造任务900多座,全部为三格式;(6)推广高效清洁能源,使用电能户占比100%,使用太阳能占比70%以上,使用液化气100%;(7)“两改一清一拆”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构建 “户保洁、村收集、企转运、市处理” 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8)高标准完成村庄绿化,村内主街道和环村宜林地段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植树10万株;(9)特色产业明显,各村都建立了富民产业,多数为本地特色中药材种植、苗木花卉等产业;(10)电子商务完善,建成高标准电子商务网点,并正常发挥作用;(11)乡村文化亮点纷呈,各村都建成村民中心,粉刷墙壁9万多平米,完成文化广场建设,配置体育设施;(12)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13)特色小镇建设初具规模。药苑小镇已完成一期建设,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完成1500亩中药种植;薰衣草种植800亩,温室大棚正在建设;绿谷小镇,已完成自行车道建设10公里,修建特色游园6处,主景区大门正在建设中,已具备休闲观光条件。

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重点村投入。市财政专项列支美丽乡村建设经费4000万元,确保重点村建设和提升任务实现。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用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列为今年“十件惠民实事之一”;为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鼓励企业家捐资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继续整合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建美丽乡村建设督导组,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逐一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头,明确标准,限定时限,确保美丽乡村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安国市努力构建“户保洁、村收集、企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市场化运作。去年,市财政投资14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对全市农村垃圾进行清运治理,全市198个村农村垃圾治理实现ppp市场化运作全覆盖;修建高标准垃圾处理厂2个,转运站1个,配备运输车辆60多辆;同时,各村都组建保洁队伍,配备清扫收集车400多辆(包括人力三轮、电动三轮、三马、拖拉机、小型铲车等),购置扫帚、铁钳等劳动工具600多套。

“三清一拆”还一个碧水蓝天

该市集中开展“三清一拆”活动,城乡主干道和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彻底消除垃圾围村现象。全市清除残存垃圾垃圾8万吨,拆除违建1200处,出动车辆2400次,出动人力5000人次,使得农村卫生整洁、道路通畅干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立安国市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月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制定出台《安国市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月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财政列支专项预算资金14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治理,严格落实三级责任制,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全市公开招聘400多名美丽乡村建管员,全市198个村都成立保洁队伍,开展集体劳动80多次,清理垃圾3000多立方。

秸秆禁烧工作成绩斐然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建立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制度和“坑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制定下发《安国市秋冬季秸秆和垃圾禁烧督导工作方案》和《关于2017年秋冬季秸秆和垃圾禁烧工作的通告》。

加强督导检查。成立督导检查组,对各乡镇(街道)秸秆和垃圾禁烧、清运、综合利用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特别是对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情况进行实地抽查,确保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定期召开安国市秸秆和垃圾禁烧督导工作调度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喇叭、悬挂条幅、张贴禁烧公告等多种形式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验做法,设立宣传车24辆,刷写、悬挂秸秆和垃圾禁烧及农作物综合利用标语、条幅等1000多条。建立市、乡、村微信平台群,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增强禁烧自觉性。

农村安全隐患排查效果显著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保定市委、市政府对农村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安国市完成农村安全设施隐患排查整治98.5%,其中农村在用取水井及相关设施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44眼,废弃吃水井203眼,已全部进行处置;河道坑池、村庄坑塘排查出44处,填埋6处,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38处,整改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通村路段排查隐患路段合计10公里,完成修复;交通安全(无牌无证上路、超员载客、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处置完成35起;农村房屋及农村公共设施排查危房226处,其中需维修132处、新建94户,现房屋加固32处,基本完成翻新加固;公共设施(农村中小学)排查隐患8处,完成翻新加固8处;农村用电安全排查农户用电设施隐患1039处(线路破损、配电台区、电力线路及其它),已整改1016处,23处线路破损正在施工更换中。

2017年,安国市财政美丽乡村预算经费中列支60万元,以奖补形式专项用于农村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培训工作人员、干部群众2000多人次,下发明白纸20000多份。各乡镇(街道)悬挂、刷制宣传标语1200多条,形成了部门乡镇联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抓排查整治的工作局面。

2018-05-17 ——安国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104.html 1 久久为功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