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刊

创新发展理念 优化发展环境

元氏争创全省一流经济开发区

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新宇宙电动车有限公司

米莎贝尔正门

中新房新型房屋住宅产业化项目

□ 刘永义

元氏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成立于2012年,总规划面积27.46平方公里(含托管园区),入驻企业120家。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元氏经济开发区干部职工改革创新、敬业担当,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工作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争创全省一流经济开发区。

经济运行提质增效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元氏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出口总额5.5亿美元,开发区三大主导行业(化工医药、装备制造、轻工)总产值占全区80%,经济水平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位列全省开发区第23名。

科研水平显著提升。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发展主力军,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42家,达到81家;研发机构达到1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5家;引进各类人才426人;申请专利达248项;制定行业标准5项。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2017年,元氏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工作呈现招商项目多,洽谈央企及上市公司多,洽谈项目向重点行业产业链聚焦的特点。全年共对接客商近500人,发放宣传册1600份,洽谈项目80多个(其中央企和上市公司近20个),已签约项目(包括技改)50个,协议总投资180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6个。

筑巢引凤、招大引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力争引进更多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核心项目,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廊洽会、石洽会、天津会等活动,在深圳、北京举行元氏招商推介会,大力度宣传了元氏、大范围对接了客商,为全年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借力发展、以商招商。与北京亚泰协会、澳大利亚商会、深圳维创公司、北京、深圳达州商会等组织及个人实施委托代理招商,拓展客商资源。

内部挖潜、腾笼换鸟。在土地占补指标受限、新占地项目落地难的的情况下,大力推动开发区现有重点企业技改扩规或新上上下游项目,比如耐力股份、远征药业、野田农化、锂能科技、海森化工、永通化工、悦民生物等。同时,积极排查闲置厂房和土地利用率、纳税强度低的企业,盘活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招商。摸排出近10家闲置企业和厂房,大多已成功安置新项目。

科技引领、转型升级。针对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实际,一方面,支持诚信公司、远征药业、槐阳锂能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研发新产品、产品升级等手段,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宇宙电车、耐力压缩机、中新房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四新”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商贸物流、检测平台、孵化基地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优化环境、亲商营商。严格落实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分包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工作计划,每月一调度、每月一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对照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洽谈的抓签约、促落地,签约的抓前期、促开工,开工的抓竣工、上投资,努力破解影响项目开工的瓶颈制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大力为企业解决土地、资金等难题急事,推动项目早落实、真落地、快见效。2017年在建的26个项目已完成投资68.6亿元,其中15个项目已完工投产。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开发区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和配套水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亿元,建成区全部达到“九通一平”标准,正在向“新九通一平”迈进。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区内道路总里程达到40公里,道路网格化已经形成。

污水处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已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元氏县槐阳污水处理厂和元氏县槐东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建设收排水管网30公里,目前,园区污水均通过收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供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建有9座变电站。其中,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35KV 变电站4座。供电线路已按规划电力走廊建设,电力供应有保障。

燃气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有天然气门站一座,供气能力为24万立方米/日。开发区建成区和在建区燃气管网已铺设,待建区留有燃气管网接口,燃气供应有保障。

供热工程。累计完成投资 2.5亿元。建有诚信供热中心、九天供热中心、装备制造产业园供热中心三座,目前总供热能力360吨/小时,峰值用热210吨/小时,富裕容量150吨/小时。年内将建设槐东供热中心,建成后开发区总供热能力将达到660吨/小时。

垃圾处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100万元,建有日处理150吨垃圾处理厂一座,负责开发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投资2.9亿元的石家庄基力发电项目,预计2018年投产达效。

供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已建成5万吨/日地表水厂一座,供水管网已铺设至化工产业园和新兴产业园。

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固定电话网络、无线通讯网络、数据通讯光纤网络在开发区已实现全覆盖。

园区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响应创建全省30强县城建设工作。投资200多万元对石家庄装备基地元氏区进行提升改造,铺设便道13000平米,绿化27389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2根。

环保安监保障发展

开发区坚持把企业安全生产、环保达标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年多次召开安全生产、环保检查工作会议,提高企业的相关意识;每月开展安全生产、环保检查工作调度,督促落实各项措施。

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好环保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以企业网格化管理明确了责任分工。全年取缔小散乱污企业6家,关停整治12家。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6台,全部清零。认真开展环保隐患大排查活动,共排查出环保隐患23处,均明确了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全部整改到位。对辖区内113家企业环保手续、排查隐患等进行了统计收集,逐企建立档案,做到了一企一档。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错峰生产措施。做到第一时间通知企业,第一时间采取限减产措施。预警期和错峰期内结合环保、发改部门不间断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做到立查立改,对个别拒不执行的企业,给予了贴封条、断电等处理。

重视安监工作,打造和谐开发区。多次对区内企业进行了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检查活动(县领导带队12次,经开区领导带队入企检查167次,排除安全隐患235起,结合安监局及专家对5家化工企业进行专项检查,5家企业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并与企业逐一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岗位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效的促使了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打造和谐安全稳定开发区。

优化服务 当好“保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从单一业务办理到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发区各职能部门创新服务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将发展环境视为第一竞争力,积极推进服务企业专员制度,让创业者、投资者在这片土地上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壮大。

在实行全员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即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了所分包的企业或项目的基础上,实行了“园长制”,使定期联系服务变为每天坐班主动见面,做到了开发区全部企业和项目都有对应的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工作,主动代办、帮办、一帮到底,提供多种形式的对接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主要围绕当好“五员”做好服务企业工作:

一是当好企业情况调研员,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中,做到每周至少联系一次,每半月至少走访一次,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及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当好企业经营服务员,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信息、科技、用工、人才、资金、审批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帮助企业积极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报批、向上争取等工作,牵头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当好企业发展的联络员,负责上下联络工作,积极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向企业传达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等;

四是当好企业难题的破解员,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难点问题,采取现场办理、协调、会办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解决问题,全程跟踪服务,一帮到底;

五是当好企业发展的导航员,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投入,促进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引导员工素质提升,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创建和谐劳资关系。

新起点、新征程。今后,元氏经济开发区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自身优势,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找准区域定位,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开发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变,由“一化独大”向“百家争鸣”转变,成为开放主战场、发展排头兵、经济强引擎、区域增长极。

2018年开发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25%,努力利用3年时间突破1000亿元;直营出口增长20%—25%;税收增长12%—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40%。至少引进1-2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5-10个5亿元以上、3—5个1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

建设大平台,放大“省级开发区”品牌效应,以服务战略形成产业高地。

开发区一直把打造园区发展“软”、“硬”环境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一是突出打造“软环境”,倾心助力企业发展。每个项目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专职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通过实行“一站式”跟踪服务,对项目的审批、落户、开工、建成、投产等各个环节做到全程参与,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打造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使投资者不为琐事操心,不为外界干扰,集中精力搞建设,一门心思谋发展。

二是突出建设“硬平台”,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开发区管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不断优化园区“软硬环境”,元氏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元氏县招商引资的窗口和平台,明年将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重点做好装备基地钻石街北延道路工程、槐西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工程、槐东污水厂分水管网建设工程和启用工程,配合交通局做好滨河大道至元氏县城的解决方案,开发区北区“三横一纵”按标准设计、并开工建设。重点推进开发区“新九通一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新时代服务一体化智慧园区。

构筑大平台,围绕产城融合区建设,接轨新业态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帮助企业修炼创新“内功”,也就成为开发区如何做强产业的重要课题。开发区将产城融合区和项目孵化器为抓手,以打造“科技创新主平台”为目标,推动创业创新工作实现“四个率先”,即率先构筑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率先实现“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率先推动经济、科技、生态有机统一,率先构建开放创新的国际化平台。

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孵化平台建设和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源头式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河北科技大学、五十四所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具有产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开发区将加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扶持力度,预计2018年将实现新增省级高新企业15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5个以上。大力推动省级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博士、硕士工作站等多层级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实施大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作为重点发展平台,如何进一步提升贡献度,招商引资是关键。立足元氏县自身资源禀赋的特征和发展定位,从实际出发,在专业化、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继续推行“领导带队招商”、“全员大招商”、“招商活动月”等,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民招商工作格局,围绕资源招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招才引智型招商,建立招商推介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客商资源库,建设招商服务平台。

2018年,开发区将坚持“项目引进量质并举”原则,“选好”招商力量,“选准”招商方向,“选优”招商路径,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产业的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按照谋划一批、招商一批、新上一批、技改一批的思路和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推进方法,大力度做好项目的招引和建设工作。2018年谋划新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74亿元;续建项目16个,总投资71亿元;新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额150亿元。

2018-05-17 创新发展理念 优化发展环境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097.html 1 元氏争创全省一流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