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记者了解到,2016年5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5个月后,我省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大力推动文创产品发展,稳步推进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工作。
《意见》指出,鼓励文化文物单位积极开发、经营文化创意产品。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拓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
河北博物院、省图书馆作为国家首批文创工作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深入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由于成绩突出,河北博物院成功列入文化部2017年度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扶持计划。如今,我省各市县文化文物单位也在积极开发文创产品。
省文化厅曾调研了全省31家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情况,在形成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当前,我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的文化要素已经具备,但创意及体验要素还不足。而制约文化文物单位大跨步向前的原因则体现在机制不活、文创产品开发经费不足、文创人才匮乏等诸多方面。
业内人士认为,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团队没有经营销售的压力,缺乏企业的危机感和灵活性;同时,囿于缺乏专项研发资金,影响了研发动力。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要想走得更远,必须与市场上的设计企业对接。
据了解,目前多数博物院文创产品均是自己研发,然后联系厂家生产,虽然产品质量有保障,但很多时候,对市场需求把握会有偏差。“有些产品我们觉得可能会大卖,就多生产些,结果造成了积压;生产量少了,产品的成本又很高,顾客就会觉得很贵。”相关人士表示,文化文物单位对自身资源的内涵理解很深,但是对市场需求以及设计方面不一定在行,因此需要和市场上的优秀设计企业深入对接,做出既有内涵又创意满满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