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丁少义 谷怀平 记者方尚俊)近日,晨光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庆国一直在以色列奔走,考察当地现代化种植技术,并准备建设辣椒、万寿菊等作物种植基地。
卢庆国是土生土长的曲周人,晨光生物集团的前身是曲周县一家破产的小型色素厂。而现在,这家民营企业却掌握着全球天然提取技术“话语权”,把原材料种植基地建到了世界各地,产品80%出口,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2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和143项国家专利技术,在全球设立20家子(分)公司。
卢庆国说,公司的快速发展靠的就是人才和创新。曲周没有大城市优越的条件,公司却积聚了70多名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就是因为敢于在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引进方面花大钱、出大力——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等16个国家、省市科研平台,拿出多个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让新人“练本领”,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门用于创新奖励……
在曲周县,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晨光生物集团这家民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就可见一斑。数据显示,该县2013至2016年,科研投入分别为7844.57万元、10095.5万元、15805万元、19000万元,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46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创新型企业2家,农业科技小巨人7家,星创天地3家。
曲周县委书记郭新耀说,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重点、以高校为突破,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快速发展的“曲周路径”已经打开。
建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5家,上市公司4家,中国驰名商标3个,成为周边省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建强省级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县总量的75%,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脊梁”;建强京津协同创新园区,对接京津,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共建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曲周科技创新园,不断承接京津产业和人才的转移。
曲周县恒博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庆丰总是非常忙碌。李庆丰介绍说,手机陶瓷背板生产中技术问题进一步攻克后将实现量产,每年可生产手机陶瓷背板一千万片,产值近10亿元。李庆丰原任职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在无极超细粉体研究上颇有建树。恒博公司以“股份换人才”,终于使李庆丰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盟恒博公司,实现了高纯氧化铝粉体、高纯氧化狂锆粉体、LED发光器件、人工蓝宝石等项目规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公司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根,成为“行业领袖”,造就了曲周新材料产业的传奇。
“一项新技术就是一个新项目,一个新人才就是一个新产业。”曲周县长李凡说,曲周将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依托县内主导产业、创业平台和科研平台等,大力引进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推进曲周实现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