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俊鹏 通讯员 任卫华 夏敬雪
一年来,容城县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机遇与责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70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进驻127个村,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心间,扎实推进管控、生态环境、产业升级等各项工作,为新区建设发展做贡献
时间如梭,转眼一年。千年大计,宏图正起。
这一年,容城县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机遇与责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戮力同心、日夜奋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全县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扎实推进管控、生态环境、产业升级等各项工作,为新区的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70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127个驻村工作组进驻127个村,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宣传政策,解疑释惑,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设身处地解决实际问题,“草帽哥”抢麦收、中秋节慰问、冬季保温暖等,维护了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全县共计拆除建筑物48处,清理土地面积140.94亩,清理树木42宗376.3亩43.23万株,削减了存量,控住了增量,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保持了原有的空间形态。各级干部走访群众累计24.8万余人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难题2000余件,赢得民心,密切了党群干群血肉联系。
全县认真落实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科学治霾,铁腕治水,统筹推进控煤、治企、降尘、禁烧、纳污坑塘、水环境、城乡垃圾、畜禽养殖治理等重点任务,全年优良天数238天,比2016年增加41天。
全县1386家“散乱污”企业改造提升558家,关停取缔828家;建成区内108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取缔非法加油站点93家,县域内27家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装置;127个行政村垃圾清理全部实行市场化管理;全县82个纳污坑塘,全部实行清单式管理;所有河道排污口全部封顶;无照煤炭经营店全部取缔。
如今,全县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村庄更干净了,为新区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第二届白洋淀(雄安·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雄安马拉松、第七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雄安·时尚与创新”高端论坛等活动相继举办,吸引社会各界乃至外籍朋友参与,充分展现了新区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新区的美好未来。
容城紧密结合新区规划建设,坚持创城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新区建设,突出三个抓手,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充分展现容城风采。
容城狠抓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交通秩序大整顿、窗口单位大练兵、单位社区大联动、社会问卷大调查五项重点工作,广大居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全县禁煤区涉及6个乡镇、83个村、4个社区,共计4.73万余户。66个“气代煤”村(社区)累计铺设中低压管网123万米,安装壁挂炉3.236万台;19个“电代煤”村累计完成线路改造280公里,安装电采暖设备1.4892万台等,确保全县群众温暖平安过冬。
这一年,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临时占地,涉及马庄、白塔和东关村240户的1000余亩土地、69个坟墓,实行“先占地,后补偿”。三个村的群众积极响应新区号召,舍小家为大家,仅用两天半时间就完成新区市民中心1000余亩临时占地任务,实现新区建设用地“开门红”。
如今,容城县广大驻村工作组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他们不仅用生动的实践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也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