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政经济

藁城区 春灌“神器”显身手

□通讯员 王盟 张建岗 记者 张世豪

随着冬小麦逐渐进入返青期,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种植户正抓紧时机对小麦进行灌溉,各种春灌“神器”大显身手,让小麦“喝”上带有“科技含量”的水,保障小麦丰收。

藁城区硒之王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于玉波并没有像往年那样急着找工人、修水渠,而是悠闲地在地头溜达。“今年用上了‘神器’,再也不用操心浇地的事儿了!”于玉波指着身边的“大卷盘”高兴地说。

于玉波口中的“神器”正是自走卷盘式喷灌机,把该设备的卷盘终端放在地头上,喷洒器放在麦田另一头,随后把卷盘终端与水井连接,打开按钮便可实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灌溉。在灌溉的过程中,喷洒器可随着水压的变化自行向前移动作业,不用人工操作,十分便捷。

于玉波的农场是该区智能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点,农场里的喷灌设备是政府补贴900多万元购置的。

“总体算下来,这套设备可实现节水60%,节电7.8%,节工59%,每年每亩地仅浇地这一项就可节省200多块钱,整个农场5000亩地可增加收益100多万元。”于玉波算了一笔账。

同样是浇地,在该区南孟镇绿之宝家庭农场的麦田里,是另外一种喷灌设施。一条条黑色的管道整齐地铺在麦田,仔细一看,管道上分布着一个个小孔,水流均匀地从小孔中喷洒出来。

“我们正在使用的是微喷水肥一体化系统,在浇水的同时还能施肥,节省了单独施肥的用工。”该农场负责人刘和宾介绍,使用这种设施后,浇地实现了精准化,平均每次每亩浇水时间缩短了1-2小时,浇水量减少了50立方以上,节时、节水率达到了60%以上。

在该区廉州镇北营村王永昌的麦田里,工人们正使用自走式喷药机进行作业,一派热闹景象。王永昌说,每台打药机上有21个喷头,作业一趟可覆盖12米宽的麦田,平均一台机器每天打药500亩地,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喷洒均匀,药效好,能起到很好的防病防虫效果。接下来他们将按照农业技术员的建议进行“春一水”的浇灌。

“有了科学技术保驾护航,今年的收成一定错不了。”望着田里的麦苗,王永昌对今年的收成充满希望。

2018-04-09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1705.html 1 藁城区 春灌“神器”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