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青果
解码
非遗
“鼓这东西就是要那种大汉子的劲儿,在场下咱是老百姓,一上场咱就是演员,就要进入状态!”说起鼓,张书社目光炯炯,通身透着民间艺人的质朴和灵动。多年来,他担任“常山战鼓”队主力和艺术总管,研习鼓艺,带领鼓队在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盛大活动上表演。同时,倾情教授“常山战鼓”40余年,使“常山战鼓”不断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希望常山战鼓走出国门,
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男性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增多,学习战鼓的热情和人数大大降低,“常山战鼓”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针对这一情况,张书社不仅手把手把鼓艺全部传给儿子,还打破“常山战鼓”“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吸纳妇女学习战鼓、加入鼓队,使得村里的妇女也能学习战鼓、表演战鼓。现在的“常山战鼓”队80%的队员都是女性,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把“常山战鼓”敲向了全国各地。几十年来,在张书社的带领下,“常山战鼓”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2年天津南开杯民间艺术邀请赛金奖,参加1999年澳门回归庆典仪式表演,2001年中华鼓舞大赛银奖,2004年省会鼓王争霸赛金鼓王,第七界燕赵群星奖一等奖,2008年参加北京迎奥运圣火天安门表演和西柏坡火炬传递活动……
随着“常山战鼓”进一步的发展,张书社逐步认识到“常山战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门特有的艺术,只有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才能焕发她夺目的光彩、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此60多岁的他把主要精力转向了战鼓的传承上,走进学校、部队普及战鼓。
为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演出,2007年,他来到了正定弘文中学教授战鼓,又一次把常山战鼓敲到了北京。随后,他先后到河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和地方传授战鼓技艺,学员达到1万余人,其中在正定县教授的学员有6000多人,他所在的南牛乡16个村就有鼓队20个。
张书社的儿子张士杰告诉记者,父亲总是耐心细致地讲授“常山战鼓”的起源、曲牌和理论,并认真传授敲鼓技法,同时还联合各类媒体为“常山战鼓”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为“常山战鼓”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常山战鼓得到更好的传承,他还教授了一支儿童战鼓队,使得这门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
张书社还自费置办鼓、钹及服装等演出道具300套,带领本村鼓乐爱好者参加各种庆典活动。由于参加的活动大都是公益性质,每年的收入有限。尽管如此,张书社坚信“常山战鼓”必将作为河北乃至中国的一个文化品牌走向全世界。
“我计划成立专业的战鼓培训基地,配备专业的辅导老师,将‘常山战鼓’打造成一个品牌,给‘常山战鼓’一个更大的舞台,走出国门,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对此,张书社充满信心。
常山战鼓想再创辉煌,
就要不断创新
敲鼓没有别的,
图的就是抖擞精神
作为“常山战鼓”的主要继承人,张书社将传承和发展“常山战鼓”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1990年6月,张书社接到要他带队参加亚运会开幕式表演的通知。他们先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了一个月,然后就到北京参加了开幕式的表演,张书社作为战鼓队指挥和教练,当时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着响亮的号子……向全亚洲人民献上了一场鼓的盛宴。
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市场逐步多元化,人民的文化水平及欣赏水平日益提高。旧式的“常山战鼓”、旧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已经逐渐不被大家所认同。“常山战鼓”也一度走入了谷底。张书社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他清楚地认识到,“常山战鼓”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再创辉煌,就得不断改进表演形式,使之更加灵活,新颖。他在不断总结创新的同时,邀请中国舞蹈学院的专家们对其表演形式作了进一步改进,使其动作更优美、队形更合理,更富观赏性。
为使“常山战鼓”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张书社潜心归纳总结战鼓的曲牌、技法,经过40多年的摸索整理,用文字及符号将常山战鼓的鼓谱全部记录下来,彻底改变了“常山战鼓”千百年来口口相授的方式。同时,他还对战鼓的曲牌进行了加工整理,排练出《战鼓齐鸣》《十面埋伏》等十几个曲牌。目前“常山战鼓”发展到了15个套路、 72种变化。
历史名城正定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鲜虞国在此定都。汉代时,曾在此设立常山郡,因此,正定又称常山。“常山战鼓”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战鼓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具雏形了。三国时期,“常胜将军”赵子龙在作战的时候,每次都要擂鼓助威鼓舞士气、传递讯息。他的一些士兵回到正定家乡后,将战鼓也带了回来,于是,正定有了今天的“常山战鼓”。其中,以东杨庄村的战鼓表演形式保存得最为完整。
千百年来,东杨庄村的人们没有任何乐谱,靠言传身授,将战鼓的表演传承下来。
现年66岁的张书社出生在一个战鼓世家,他的爷爷有一手好鼓艺。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带着他看爷爷敲鼓,指点各种鼓法。耳濡目染,张书社很小就对“常山战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便开始学习鼓艺。
“敲鼓没有别的,就是个爱好,图的就是抖擞精神。”张书社笑着回忆说,他刚学敲鼓的时候,做饭时用手敲,干着活也在心里敲,就是睡觉的时候也用手在胸口上敲,都把胸口敲肿了。“早些年我去给人敲鼓,都是步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路,而且那时候还不计报酬,只要人家需要用到鼓,就去给人家敲。不图别的,图的就是敲鼓时的那股精神劲儿,图的就是让大家都能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乐乐。”
靠着这股韧劲,张书社和乡亲们坚持了下来。成年后,张书社经过不断学习、实践,掌握了不同的鼓法,同时汲取了众多鼓法、槌法的营养,并加以演变、创新,编成了一套较系统的“常山战鼓”鼓法。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它和其他锣鼓相比,特点是鼓点密、节奏快、振奋人心,还有就是套路多、曲牌多,而且都有军事特色,像《大传帐》《二传帐》《点将》《迈大步》等,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厢,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张书社介绍说。
——对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山战鼓”传承人张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