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对此,该市赴全国各地进行了考察调研,最终确定从南方引进先进的“全智能太阳能干化+污泥资源化制砖”工艺对全市工业污泥进行集中处置,采取PPP模式启动了总投资2.4亿元的霸州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项目建成后,经过干化的污泥进行制砖,可用于建筑等行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无缝隙对接,让各类废弃物“无毒无害”
医疗废物是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严重威胁环境质量和群众身体健康。目前,霸州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69家,每天产生医疗废物量约1吨。
霸州市卫计局副局长任宇辉对记者说,为解决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问题,霸州与廊坊伊能默迪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了霸州医疗废物处置项目。该项目投资1320万元,设计日处理能力10吨,2017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主要负责处置霸州市和固安、永清的医疗废物,同时还应急处置廊坊市积存的医疗废物。
当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廊坊伊能默迪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物高温蒸煮灭菌处理车间时,看到工作人员正对刚刚送达的医疗废物进行卸车整理。该公司技术工程师刘振兴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医废处置量5-6吨,采用国内先进的高温蒸汽集中处置工艺,医废经过高温蒸煮、破碎后形成固体垃圾,再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公司有7辆运输车定时到医疗机构收集医废,车辆装有最先进的北斗定位系统,全程物联网管理,对收运过程和处置过程全程监控,实现了科技化收运处置。”刘振兴说。
医废中心的建成和运行,标志着霸州市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此外,该市还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项目,日收集处理病死畜禽量最高可达10吨,年处理病死畜禽3600吨,系廊坊地区首家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公益性无害化处理厂,能够完全消化全市养殖生产中的病死畜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
一体化管理,率先建成城乡环卫体系
长期以来,农村环境容貌脏乱差、垃圾围城围村等问题突出,而在霸州市,这些现象不复存在。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孟镇东头村时,太阳已经西斜。但在落日的余晖中,保洁员简素梅仍在认真清扫路边的垃圾。“我负责村里两条街道的清扫,每天8个小时最少清扫两次,遇到刮风等恶劣天气随时清理。”简素梅说。
今年68岁的村民李秀其高兴地向记者说起村里的变化:“我们村过去是垃圾没地方倒,都堆在家门口,一到夏天苍蝇乱飞,臭气熏天。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街道、清理垃圾,路上连个烟头都看不到了,环境特别好。”
“我们村一共有140多户,有6名保洁员,通过专业环卫公司管理后,整个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实惠。村里通过对老百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不乱扔垃圾,现在大家都渐渐养成了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东头村党支部书记杨敬忠说。
霸州市建设局副局长刘金乙介绍,垃圾围村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霸州市的民生问题,为此,霸州市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难题。“市政府从2016年10月份面向社会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了北京、山东、廊坊实力较雄厚的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全市域的城乡环卫保洁工作,通过三级考核机制,使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刘金乙说。2017年以来,霸州市共配备环卫人员4800余人,配置各类车辆1000余台,设置各类垃圾桶、垃圾箱3.5万余个,日均清理各类垃圾1200余吨。
考虑到垃圾填埋场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霸州市还采用PPP模式引入中电新能源集团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生活垃圾发电厂冷却塔正在建设,而在厂区的东侧,是一处垃圾填埋场。“垃圾经焚烧后,可有效延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刘金乙说,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投资6.2亿元,采用生活垃圾为主要燃料,运用“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烟气处理工艺”处理工程烟气,日处理能力1200吨,年处理垃圾量约43万吨,预计在2018年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