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申贵飞)“每次来赤城都是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尝着原生态的美味,泡着温泉,真是心旷神怡。”北京的张先生已经是连续五年春节期间带家人来赤城旅游了,他对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
赤城县毗邻北京,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面积5287平方公里。赤城县通过多年的生态建设,截至目前,已使森林覆盖率达到57.57%,位居张家口市第一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彰显。
笔者在赤城了解到,2017年,赤城在生态建设方面投入了巨资,收到明显成效。一年来,赤城投资5.13亿元实施了国家储备林基地、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等六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净增3.2个百分点。投资2.93亿元实施了国家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白河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实施了白河上游小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项目,完成小流域治理79平方公里。
为搞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该县加大巡查力度,加强对白河、黑河、红河三条河流的治理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明确责任部门和任务分工,切实提升河湖管理水平。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82家。6个村庄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全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县城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在100%。
该县全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建立了“分包分保”责任制,去年共完成16家矿山企业退出工作,7家露天矿山企业完成了污染深度整治。稳步推进清洁供暖及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淘汰燃煤锅炉53台,6台工业燃煤锅炉改造任务全部完成,超过年度任务6个百分点。同时,加强采取劣质散煤、扬尘污染、秸秆禁烧、汽车尾气等管控治理措施,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数据显示,赤城县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近年来年均在300天以上,处于我省最优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