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艳丽 马永杰 记者张宝林)抓园区,攻项目,强招商……今年以来,昌黎县以园区发展为主攻方向,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增长极。
狠抓园区发展。该县把园区建设作为重头戏,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用好用活PPP融资模式,做实壮大园区投融资平台;启动昌黎工业园深度处理供水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产业新城与主城区的无缝隙对接;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滦河大街建设,积极培育冶金、建材、化工和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多个专业园中园;高起点规划皮毛产业园布局,着重实施高标准硝染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链条完善、绿色循环的产业园,力争与循环经济产业园共同打造成两个千亿元产业园区;加速构建空港产业园“一横三纵”路网体系,依托北戴河机场和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贸易和健康类临空产业;实施黄金海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的改造提升,打造国际型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积极推进诗词花卉小镇、皮草小镇建设,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小镇。
攻坚重大项目。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调结构、增税源的关键,实行项目预审机制,强化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宏观把控,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税收强度;完善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协调机制,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力促安丰、顺先冷轧带钢和宏兴减量置换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两个热连轧带钢项目年内投产。全年储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实施亿元项目50个以上。
强化招商引资。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优化“五位一体”招商体系,实施信息收集、项目谋划、招商洽谈、服务保障全方位推进;紧盯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抢抓北京产业转移重大机遇,瞄准“央字”“国字”和大型民企,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围绕红酒、旅游、皮毛等主导特色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利用华夏幸福、碧水源、天士力等现有知名企业人脉、信息资源,开展以商招商,年内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