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雄安新区生态水源保障项目——“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已开始试通水。黄河水途经河南、河北两省6市26个县,最终流入白洋淀。几乎是在同时,保定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也正在联合向白洋淀补水,两大水库的水通过唐河灌渠经保定大水系、府河汇入白洋淀。今年开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水域更宽、水质更好的白洋淀。
清理万家“散乱污”企业,生态环保规划基本完成。环保部2017年11月23日公布,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此外,环保部还与省政府签署推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在组建环保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咨询委员会。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中央财政已在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了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雄安新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环保专项督查中,雄安新区共清理“散乱污”企业12098家,交办674个案件,已经完成整改636个案件。
高起点高标准
把新区真正建成传世财富
雄安新区先后邀请30多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区域经济等领域的顶尖专家,46个规划编制团队、10个工作营、近300位专家和技术人员集中办公,召开各类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数百次。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并进入攻坚阶段。
交通项目未动,框架路线确定。京霸城际原本是北京至霸州的城际铁路,但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这条离雄安不远的城际铁路特意改变走向,延长至新区。2017年12月12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首度披露京雄城际铁路的走向和车站。此外,雄安新区还将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雄安站。未来,将至少有4条高铁或城际通往雄安站。据透露,雄安新区在2020年将形成交通建设的基础框架,未来将形成四纵三横的铁路框架,成为四通八达的“轨道上的城市”。
新区建设,人才为基。在雄安新区问世后3个多月之时,由省政府作为唯一股东、注册资本100亿元的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雄安集团)成立,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载体和运作平台。随后,雄安集团即面向全国招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关于待遇问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党委和管委会将全部实行聘任制,因岗选人、依岗定薪,按劳取酬、优绩优酬,特殊人才特殊待遇。
严控产业入区,吸收高端企业。百度与雄安新区将共建雄安AI-City;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成为首家在新区注册的总部型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华讯方舟正式将总部迁入雄安……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资本市场的带动下,企业也开始纷纷入驻新区。2017年9月28日,雄安新区公布首批48家获批在新区注册的企业,其中,中央企业19家,民营企业21家,至今,已有过半企业在雄安取得营业执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37个字,重若千钧,为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创新性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保持历史耐性,让雄安真正成为能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