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艳丽 张博 记者张宝林)昌黎县紧扣全县中心工作和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深瞄“按需施教、党员教育、效果检测和实践锻炼”四条线,建立干部培训工作“新坐标”,有效提升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划定一条“按需施教”的基线。该县坚持把“问需施教”作为干部培训教育计划制定的首要环节。根据年初各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定期通过专项调研、会议征求、问卷调查等办法,广泛征求干部对培训内容、方式的意见建议,综合考虑全县干部培训总体规划、机关干部学习需求,以及师资力量情况,从中甄选课程内容,统筹安排培训班次和培训“菜单”,确保教育培训“有的放矢”。目前,“菜单式”培训已举办20余期,参训干部达8000人次。
握紧一条“党员教育”的主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工作,定期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党务专干和组织干事进行集中培训和闭卷测试,促其熟悉党建、专心党建;坚持抓好新发展党员的教育培训,分期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增强党性意识。同时,以领导干部“选学式”培训为主体,不断调整培训框架、丰富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立起一条“效果检测”的标线。该县推行学习成效检测制度,采取闭卷测试、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的学习成效进行抽查检测,检测结果与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个人年度考核、升降去留相挂钩。推行学时考核制度,对干部年度内组织调训、专题讲座、学历教育和学习培训成果等方面实行学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添加一条“实践锻炼”的辅线。紧密依托省旅发大会、环境综合整治、后进村整顿转化等载体,把干部放到情况复杂、急难险重的岗位和矛盾尖锐的工作中去,经受基层实践磨炼,培养担当的勇气。在筹办省旅发大会工作中,抽调1000余名县直、镇村优秀年轻干部,冲锋到“双违”拆除、景观打造、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一线,心贴心了解百姓诉求,逐户踏查掌握实际情况。将185名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推到美丽乡村建设、后进村整顿转化和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一线,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500多件,实现让党委和群众“双满意”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