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丽钧
近日,记者走进省民政厅大厅,看到显示屏上“心正心灵 业勤业精”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2013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专程来到省民政厅。在主持召开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菩萨’事业就得怀着菩萨之心,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
四年多来,省民政厅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践行“心正心灵,业勤业精”要求,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摆上民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四年多来,省民政厅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切实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养老事业、防灾减灾、社会治理、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各项民政事业发展,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1478家养老机构建成投入运营
2017年12月20日,虽然外边有些寒冷,但是记者走进位于巨鹿县西郭城镇小张庄村的健民医疗养老中心的四楼活动室,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老人们有的三五一群在唠家常、有的围坐在一起下围棋……好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照顾得好、生活得好、环境好。”见到记者,81岁的范春江老人连说了三个“好”。
巨鹿县民政局局长李振普介绍,巨鹿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1%。现在健康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养老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养老保障。为此,巨鹿县推广了“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在解决好基本养老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保健、康复等专业的“医疗”服务,这种养老模式大幅提升了入院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老有所养”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省各地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先后推广肥乡“普通互助”型、康保“资源整合”型、巨鹿“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型等养老模式,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1478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设施3600多家、农村幸福院3.1万个。
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04万人
2017年12月19日,赞皇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走进赞皇镇东石家庄村民李士锋的家里,为他带来了救助金和慰问品。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