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数字中国的河北答卷 ——邮储银行的创新与探索 2025年10月17日

扫码进入手机银行数币专区

扫码下载数字人民币APP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作为人民币现金的数字化形态,具备法偿性、安全性和可控匿名等特点,正在深刻重塑支付生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下称“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助力河北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规模筑基:打造区域数字金融新标杆

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将数字人民币推广作为服务河北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试点以来,业务发展迅速,规模持续领先。截至2025年9月,邮银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47万个,拓展数币收款商户6.4万户,累计流通笔数642万笔,交易金额达28.55亿元。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在河北的受理环境日益完善,用户习惯加速形成,为构建区域数字金融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场景探索:构建“数字人民币+”融合新生态

赋能实体经济,畅通企业资金流。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深入探索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票据贴现等对公领域的应用。通过系统直连,实现贴现资金“秒级”到账和零手续费结算,有效降低了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河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护航民生消费,构建信任新机制。针对预付消费领域的“退款难”“卷款跑路”等痛点,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推广搭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预约消费产品。通过在健身、餐饮等行业落地应用,实现了预付资金的全程监管、按约使用,从技术上保障了消费者资金安全,为构建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提供了“邮储方案”。

延伸服务触角,绘就普惠金融新图景。在政务服务领域,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积金缴纳等场景落地。在乡村振兴领域,创新打造“支付+信贷+保险”服务闭环,将数字人民币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让便捷、安全的现代金融服务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弥合数字鸿沟,践行普惠金融使命。

突破时空限制,拓展支付新边界。积极参与跨境支付领域的创新探索,利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特性,提升跨境贸易资金的结算效率,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同时,在交通出行领域推广硬件钱包“碰一碰”支付功能,有效解决了无网、无电等极端场景下的支付难题,极大提升了公众出行的便利性。

产品创新:塑造面向未来的数字服务体验

硬钱包矩阵:让科技惠及每一个群体。针对老年人、境外人员、新市民等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推广了包括可视卡、亲情暖心钱包在内的多种形态硬件钱包,确保了数字人民币服务的广泛包容性,让科技进步成果真正惠及所有用户。

智能合约应用:以技术重构交易信任。将区块链与智能合约技术深度应用于工资发放、预付费管理等场景,实现了交易规则的链上固化与自动执行,构建了全程透明、不可篡改、风险可控的资金管理新模式,用技术力量重塑商业信用体系。

未来展望:以持续创新擘画数字河北新图景

面向未来,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将继续秉持“科技引领、普惠共赢”的理念,紧跟数字中国建设步伐。一方面,将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在政务、产业、消费、跨境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场景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深化”转变;另一方面,将加强智能合约、硬钱包等核心产品的创新研发与生态构建,以更安全、更便捷、更普惠的数字金融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河北建设贡献更大的邮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