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妍 王艳芹)近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场景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技改大修项目投资管控智能化水平,推动造价管理从“人工核验”模式向“智能预判”模式深度转型。
在传统技改大修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量大、数散”的痛点。针对这一行业难题,该院组建专项技术团队展开攻关,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技术优势,成功研发出全过程造价管理场景。该场景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首次贯通技改大修项目造价管理全流程,构建起从项目估算到结算的“无断点管控链条”,覆盖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10类核心电力设备;创新打造“估概结三算”一体化模型,内置项目分类识别、定额参数推理等8个智能体,可自动完成工程类别识别、变压器参数智能推理等关键工作,大幅减少人工干预。
据统计,该场景自今年7月份启动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700余个技改大修项目的审查工作。数据显示,单个项目审查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大幅缩短至15分钟,审查效率提升75%;合理造价区间评估准确率超过80%,为电力工程投资管控节约成本、规避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