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蔡洪坡 张亚宁)10月16日—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河北以“加强版权保护 推进版权运用”为主题,46家企业携300余件版权作品参展。
据介绍,河北展馆分为“版权产业转化”“影视作品”“数字平台”“民间文艺”“文创工艺品”“出版物”六大板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近年来河北版权产业转化成果,包括河北出版、制作的版权价值突出的精品图书和影视作品,具有鲜明河北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民间工艺和文创产品,以及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成效。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张家口剪纸、邯郸峰峰矿区磁州窑、廊坊景泰蓝、邢台平乡童车、定州定瓷、保定易水砚等。
近年来,河北省版权保护工作成效突出,连续三年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24年入选全国首批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试点省份。版权示范创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等工作成绩斐然,廊坊市于2019年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2025年沧州市获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张家口蔚县、邯郸峰峰矿区分获2024、2025年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
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9个全国版权示范单位,5个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软件正版化),2个全国版权示范园区,2个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作品登记总量2020年至2025年,年增长率连续超过110%,2022年首次突破10万件,2024年突破50万件。今年截至9月底,已完成作品登记28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