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时代青年网络文化诉求 与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供给匹配研究 ——以高职学生群体为例 2025年09月18日

□张潇鑫 倪珺珉通讯作者

本研究聚焦于新时代高职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诉求与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供给的匹配情况。通过对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特点的分析,包括多元化信息获取、强烈社交互动欲望、个性化自我表达诉求和娱乐休闲需求等方面,结合对共青团新媒体产品在官方网站建设、社交媒体平台运用、短视频制作与传播等供给现状的调研,发现两者存在信息内容匹配度不够、社交互动体验不足、个性化服务欠缺、娱乐元素融合不充分等匹配问题。基于此,提出优化信息内容、增强社交互动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入娱乐元素等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关注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变化,不断创新和改进共青团新媒体产品,对于提高匹配度、促进青年学生健康发展以及发挥共青团在青年网络文化引导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共青团新媒体产品

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0—29岁网民规模达3.21亿,占网民总数30.8%。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构成,其网络行为特征折射出鲜明的时代印记:技术依赖深化,移动终端普及率98.7%、圈层文化凸显,超60%加入兴趣社群、表达欲望增强,短视频创作率年增25%。共青团中央《新时代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划(2023-2027)》明确要求“建强新媒体矩阵,精准触达青年”。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互动、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网络文化诉求具有独特性。共青团作为青年的先进组织,积极利用新媒体产品进行思想引领和文化传播。研究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与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供给的匹配情况,对于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的特点

一、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通过对978名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高达82%的学生表示每天都会主动从网络上搜索各类信息。其中,46%学生高频搜索职业技能信息(如“Python速成”“数控机床操作”),显著高于普通高校28%。某职业技术学院贴吧年度热词TOP5中,“实习”“双证”“校招”占据三席。这体现出高职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从网络中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且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更注重实用性信息的获取,例如行业动态、就业资讯等,以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强烈的社交互动欲望

在对这些高职学生的社交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平均每人每天在社交软件上花费8小时,有23%的学生加入了至少5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社交群组。这表明高职学生群体同样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与同龄人建立联系、拓展社交圈子,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

三、个性化的自我表达诉求

从对高职学生网络创作参与度的统计来看,46%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发布过自己制作的内容,如短视频、文章等。这体现了新时代的高职学生追求个性的彰显,他们希望在网络文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创意。

共青团新媒体产品的供给现状

一、官方网站建设

共青团的官方网站是传播共青团工作动态、发布政策信息的重要平台。我们对30个共青团官方网站进行了内容分析和页面评估。发现有23%的网站在一周内内容更新量不足5条,且有26%的网站页面设计较为传统,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高职学生对信息及时性和新鲜感的需求。

二、社交媒体平台运用

共青团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官方账号,我们选取了20个共青团社交媒体账号进行了一个月的运营数据监测。在互动方面,平均每个账号每天收到的评论和私信回复率仅为4%,且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简单的图文宣传为主,影响了与高职学生的互动效果。

三、短视频制作与传播

对50个共青团发布的短视频进行分析,发现播放量超过1000次的短视频仅占17%,这可能是因为在短视频制作方面,有58%的短视频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制作不够精良,难以在海量的短视频中脱颖而出,吸引高职学生的关注。

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

与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供给的匹配问题

一、信息内容匹配度不够

从信息的实用性来看,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中针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内容相对较少,在对500个共青团新媒体产品的内容分析中,仅有13%的内容涉及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方面,未能充分满足他们对实用信息的强烈需求。

在信息的时效性方面,通过对30个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更新时间统计,发现有4%的平台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不能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和青年学生关注的话题,导致信息滞后。

二、社交互动体验不足

共青团新媒体产品在互动设计上不够完善,在对20个共青团新媒体产品的互动环节统计中,仅有16%的产品设置了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在线投票、话题讨论、互动游戏等,使得高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于高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对100个互动反馈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有24% 的反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反馈,影响了学生的互动体验。

三、个性化服务欠缺

共青团新媒体产品大多呈现出较为统一的风格和模式,在对50个共青团新媒体产品的个性化评估中,仅有16%的产品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信息推送,缺乏对高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没有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和服务定制。

在内容创作上,没有充分挖掘高职学生群体的特色和潜力,在对30个共青团内容创作活动的分析中,仅有23%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表达。

提高共青团新媒体产品

与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匹配度的策略

一、优化信息内容

增加实用性信息。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邀请行业专家、优秀校友等开展线上讲座、经验分享等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定期整理和发布与高职学生专业相关的实习、就业信息,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和帮助。

提高信息时效性。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机制,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和青年学生关注的话题,将其与共青团的工作和宣传相结合,制作成有针对性的新媒体产品。加强对新媒体运营团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发布。

二、增强社交互动体验

完善互动设计。在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中增加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在线投票、话题讨论、互动游戏等,激发高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开展互动性更强的线上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新的互动体验。

及时处理反馈。建立专门的互动反馈处理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高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处理和回复,让学生感受到共青团组织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

引入智能化反馈分析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海量互动数据进行情感倾向识别与关键词聚类,筛选出高频关切点及潜在舆情风险。例如针对实习岗位匹配度、技能提升路径等焦点议题,生成可视化数据报告辅助决策。同时构建“问题反馈-部门流转-整改公示”的闭环管理流程,在微信公众号后台设置“我的诉求”进度查询入口,使学生能实时追踪处理状态。

三、提供个性化服务

实现信息推送个性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浏览习惯等信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对新媒体产品进行分类和定制,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可通过构建立体化用户画像模型,在基础人口统计学特征之上,深度整合第二课堂参与热力图、在线学习行为轨迹、社团活动倾向图谱等动态数据维度。运用协同过滤算法与深度学习模型,精准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荐。建立推送效能数字评估体系,通过A/B测试对比信息组合方案的点击转化效能,运用贝叶斯优化算法持续迭代推荐模型,最终构建“数据感知-智能匹配-效果追踪-模型进化”的闭环运行生态。

激发个性表达。开展个性化的网络文化创作活动,如短视频大赛、网络征文等,鼓励高职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特长,展示个性风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展示平台,如在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个人作品展示专区,让他们的作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结论

新时代的高职学生群体具有多元化的网络文化诉求,而共青团新媒体产品在供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与学生诉求不匹配的问题。通过优化信息内容、增强社交互动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融入娱乐元素等策略,可以提高共青团新媒体产品与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诉求的匹配度。这不仅有助于共青团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有利于满足高职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他们在网络时代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共青团应继续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文化诉求变化,不断创新和改进新媒体产品,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23.

[2]吴满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21(10):84-90.

[3]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23.

[本文系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Q2024431]

(作者单位及简介:张潇鑫,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女,1996年,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青少年发展。

通讯作者单位及简介:倪珺珉,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女,1997年,硕士研究生,讲师,Email:nora77u@163.com)

邮 箱:abcd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