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南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帮助他们将语文课程学习从知识深入到能力层面。新课标落实过程中,KUD模式与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教师基于KUD模式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加快语文教学转型,是必要且可行的。笔者从目标重构、整合型学习任务群、“教-学-评”结合等不同角度入手探讨该教学措施实践路径,旨在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KUD模式;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语用能力培养
KUD模式(Know-Understand-Do)以知识掌握、深度理解和迁移运用为目标,以“掌握知识Know→深度理解Understand→迁移实践Do”为认知进阶逻辑,其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能够赋予教学活动结构化框架,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师基于KUD模式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结构化学习,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标重构:基于单元统整,精准定位KUD三维目标
Know(知识掌握)
该教学模式下的基础性知识目标包括:会认、会写本单元生字新词;掌握单元内的语法知识、修辞方式、必备文学文化常识、基本阅读方法等。
Understand(深度理解)
大单元教学将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出新的单元,为学生开展整体性、结构化学习提供载体,逐步加深他们的知识理解层次。教师要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以目标为指向深化探究层次,比如在“小说”单元设计“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及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围绕其进行探究式学习。
Do(迁移运用)
该模式重视结构化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深入挖掘知识,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能够将其迁移到不同应用场景,所以教师要为单元设计“迁移运用”目标。“迁移运用”层面的教学目标,通常为“掌握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解进行表达、交流、探究或创造的能力”。例如,单元整体教学中,可以针对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将“迁移运用”目标设计为“借鉴本单元课文中使用的描写方法写故事片段,通过故事片段讲述主人公经历,并表达特定情感”。
任务驱动:围绕核心概念,设计整合型学习任务群
任务结构化
教师要为该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结构化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一系列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比如结合KUD三维目标将学习任务设计为:搜集整理童话故事要素;分析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探究童话思想内涵;扩写课文。
资源整合化
根据结构化任务设计,教师要整合单元内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情境化
在KUD模式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真实的活动情境,利用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做”(Do)更有目标感,这能够唤醒他们的知识探究欲望。例如,教师针对小说单元设计民间故事收集活动;组织班级“民间故事会”,并评选“寓意深刻奖”。
评价伴随:嵌入表现性评价,保障“教-学-评”一致
评价目标化
教师要将KUD三维目标体现到教学评价中,实现评价目标化,从KUD等各个维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尤其针对UD维度的目标,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完成“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究故事思想内涵、扩写课文”等任务的过程与成果。
评价过程化
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运用观察记录、学习单、小组讨论记录等评估手段评价学生过程,以了解其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了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要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运用量规反思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K)、核心概念理解程度(U)、实践成果(D)。
实施关键:教师的角色转变与专业支撑
KUD模式要求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课程设计者”“学习促进者”。为了实现角色转变,教师需要着重锻炼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深度研读与设计能力;资源整合与情境创设能力;过程指导与评价反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KUD模式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掌握知识Know→深度理解Understand→迁移实践Do”为认知进阶逻辑优化教学活动的结构,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碎片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结构化学习,为新课标的落实提供支持。教师可以从目标重构、整合型学习任务群、“教-学-评”结合等不同角度入手,将KUD模式、单元整体教学联合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夏茂娟.素养为核,探秘大单元教学设计[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12):89-91.
[本文系课题项目: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课KUD研究。]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养正书院,浙江 宁波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