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洋
歌唱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艺术表达形式,其运作机制依赖于歌者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的各种调控。歌者在演唱中,其自身的呼吸系统、发声器官、共鸣腔体及听觉反馈等生理系统进行协同运作,这种生理协同受歌者心理状态的神经调控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歌唱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演唱技术的正常发挥,而且还能够真切地表达好歌曲的情感。因此,深入探究声乐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对歌唱效果的影响,对于提升教学成效具有显著意义。本文对日常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歌唱的影响展开探讨,希望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启示,助力教学策略的优化。
关键词:声乐教学;心理状态;歌唱效果;影响
歌唱是人们表达自身内在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它是技术层面的呈现和歌者当时心理状态的外化载体。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影响其演唱水平的发挥,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已成为连接歌唱技术与情感表达的关键纽带。虽然当前声乐教学体系已相对成熟,但对歌唱的心理状态方面不够重视。因此,探讨心理状态对歌唱效果的作用机制,对于完善声乐教学理论体系,提升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歌唱活动中的心理机制
歌唱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多层面的互动系统,主要包括内外听觉感知、本体触觉反馈、注意力调控、情绪激活与转化、自我认知及演唱焦虑调控等关键要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内听觉与外听觉的双向校准,实现对音色、音准的准确把控;在获得科学的发声状态后,学生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并通过练习来强化正确的肌肉记忆,从而形成稳定的体内触觉到发声行为映射关系,同时屏蔽内听觉假象对技术稳定性的干扰。情绪激活与转化方面,学生需将音乐情绪转化为内在精神状态,通过神经与肌肉协同机制调节发声器官的生理状态,最终实现情感表达的准确性。演唱焦虑方面,学生可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反复练习等途径,将焦虑情绪转化为歌唱的动力。经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中的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区域在歌唱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协同工作,可以在歌唱时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基于此,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歌唱水准,并理解其中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歌唱效果的最优化。
心理状态对歌唱表现的影响
消极的心理状态对歌唱的影响:
心理是影响歌唱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的心理状态较差、心理素质较低,就会在歌唱时受到自身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自身的歌唱节奏遭到破坏。歌唱中消极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为缺乏欲望与激情、意念、焦虑和怯场等方面。
缺乏歌唱欲望和激情的心理状态会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能激起大脑皮层和对应神经系统的兴奋,其发声器官也不会做出积极地反应,最后导致歌唱技巧不过关,情感表达平平无味。比如,在演唱《嘉陵江上》时,学生本应用反差性的语气和激情唱出对国破家亡的悲怆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如若没有这种对比性的情感,就不能向观众传递歌曲的实际内涵。因此,教师应该先根据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歌曲进行前期的铺垫训练,然后在训练的过程中慢慢地引入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如果一下子让学生演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故事,就很难达到真正的歌唱效果。
缺乏意念的心理状态会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自身的发声状态不稳定。比如,某学生在声效较好的环境中演唱的声音效果非常好,但是一旦处于比较吸音的歌唱环境时,学生就会盲目地追求自身听到的声音效果,从而破坏了原本科学的发声状态。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强调歌唱意念的重要性,并尝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不同环境下自身所听到的声音效果。
焦虑和怯场的心理状态会让学生在精神层面和生理层面上得不到放松,以至于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嗓子发干、身体平衡失调、跑调、忘词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身技术不成熟、思想负担过重、舞台经验不足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此,学生应该勤学苦练歌唱基本功,掌握高超的技艺,到了舞台上,不是怕观众,而是爱观众,多上台演出,在实践中积累舞台经验。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必将会缓解焦虑和怯场的心理状态。
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歌唱的影响:
积极的心理状态会使歌唱在不同层面上更有动力和感染力。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可以使歌者在各个方面达到相对放松的状态,并且让歌声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容易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坚定的意念可以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和稳定正确的歌唱方法,并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干扰;放松的心态可以使各发声器官在运动中达到平衡,使歌唱更稳定、音色更加饱满,并且可以减少舞台焦虑和怯场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等。正面的影响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长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使歌唱效果事半功倍,最终实现演唱水平的整体提升。
结语
美妙的歌声是在心理状态引领下,由歌唱发声器官之间的协作做出的一种的音响效果,它极其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给予正向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声乐教学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琼.音乐教育心理学在中学生歌唱中的运用[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04):28-31.
[2] 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15-18.
[本文系基金项目:202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歌唱疗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与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4G064)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