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耀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能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新,不仅体现在领域和业态上,更体现在产业链条、融合层次和技术水平上,既包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等新产业,也包括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新创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了农业的边界,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农业产业向着农林牧渔并举、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功能向着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有机统一。新形势新征程,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助推全面乡村振兴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坚持立足特色资源,放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征程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是关键。乡村是一座蕴含着丰富资源的“富矿”,不仅拥有绿水青山、阡陌田园、民居村落等物质资源,还承载着农耕文明、节庆民俗、乡规民约等非物质资源。这些都是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资源,也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土壤。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发展离不开打造独具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近年来,黄骅冬枣、天水花牛苹果、吉林蓝莓、广西砂糖橘等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火爆出圈,从新产业新业态逐渐成长为当地兴业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这些“土特产”都是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发挥原产地优势,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符合现代健康理念,满足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实现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就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在盘活激活放活产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发力,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从而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坚持科技兴农,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质效。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村兴。科技兴农为构建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科技兴农助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全面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一要加快用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大力推广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促进“低空+农业”“电商+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落地,推动农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二要推广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业态,以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以人工智能催生新动能,推动智能物联网、机器人、视觉识别、智能灌溉等人工智能技术装备在耕种管收等环节的应用,推行工厂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生产。三要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利用育种技术、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工厂化养殖、温室大棚养殖、盐碱水养殖等养殖模式,打造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新疆三文鱼、大闸蟹、罗非鱼及甘肃南美对虾等戈壁荒漠中养殖出的“沙漠海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这些高大上的农产品实现从“舶来品”到“土特产”的转身,主打“差异化”“反差萌”,给消费者一种空间交错、品牌高端、方便快捷的感受,实现乡村产业质效的显著提升。
坚持因地制宜,引领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方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利用“土特产”开拓“大市场”,才能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这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金钥匙”。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大框架下,科学把握城市乡村的差异性,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模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充分挖掘生态、区位、资源、历史、文化等优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使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一定要跟紧市场,对接新需求,搞清楚本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适合发展什么、不适合发展什么。切忌一哄而上、简单模仿、千篇一律,确保做到有特色、有内涵、有竞争优势。总之,要以乡村特色资源为对象,借助科技手段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实现资源的有效有序开发,并及时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调整产业方向与布局,真正让特色资源从“沉睡”中“醒来”、让黄土生出“金”。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新型智库营商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