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路通到哪儿,我们的物资就送到哪儿” 2025年08月04日

工作人员将救援物资搬到老百姓电动三轮车上。本报记者 贾宏博 摄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贾宏博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梁成栋 刘佩尧

8月2日下午,记者走进兴隆县上石洞乡栅子沟村,这里是上石洞乡道路运输所能触达的最远村落之一,也是这次强降雨中受损最严重的村。

道路两侧抢险痕迹清晰可见,车轮碾过的泥印交错,路边堆着未清理的石块和折断的树枝。几天前,洪水致道路损毁、多座桥梁垮塌,村里物资运输中断。最初两次救援中,物资全靠抢险人员徒步20公里送达,每一步都踏在泥泞碎石间。

如今,道路抢通后持续作业,已是乡里第5次向该村运送物资。满载物资的车辆缓缓驶来,车轮滚过地面的声响在山村中格外动听。

“今天通过县里调度和热心市民捐赠,已运来五六批物资。四个村已通路,由村干部组织领取物资;未通路的,由乡党委书记带队到路能通达处,然后人力运进村。”上石洞乡党建办公室主任李星一边指挥搬运,一边说。她的额头布满汗珠,衣领浸湿。

李星指着车上物资介绍:“米、面、油各1000份,刚到的冬瓜、茄子新鲜饱满。床单、被褥等用品和鸡蛋、牛奶、泡面都在路上,正要往营南峪村、栅子沟村送。全乡九个村,目前都已送过物资。”

人群中,爱心车队志愿者窦亚利很显眼。他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正在搬运成箱矿泉水。“7月27日晚下雨,凌晨就准备物资,第二天去六道河镇救援,两台吊车拉了200箱水以及方便面、八宝粥。今天已是第三批,又带来700箱水、300套被褥及方便面、八宝粥各50件。”他擦了擦汗笑着说,笑容里满是热忱。

在物资卸载点,村民排着长队,一位老大娘颤巍巍接过大米,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谢谢你们,救了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