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唐山:向“绿”向“质” 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07月28日

本报讯(通讯员赵国旭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金宗明)一直以来,唐山市工信局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向绿色发展要增长,向转型升级要质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

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速改造升级,钢铁产业形成了主副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链完备的产业体系。机器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壮大成势,轨道交通装备、特种机器人成为京津冀最大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机器人企业总数达259家;1-6月,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18.7%,产业规模占全省58.4%,成为唐山最具特色的产业名片

企业能级攀高跃升。建成1465个工业企业研发机构、6个国家级、35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省首台套产品180个。累计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1家,均居全省前列。

智改数转赋予新动能。1.2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创建国家级智能工厂3家、5G工厂5家,全市企业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0.3%。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65.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7%,均居全省首位。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80家、省级15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2个、省级3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11家,26家钢铁冶炼企业实现省级绿色工厂全覆盖。

集群发展创造新优势。围绕机器人、印机等重点产业集群投运20个共享工厂(载体),集群“领跑者”企业集群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省统计监测特色产业集群数量由2019年的13个增长到46个,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880.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920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