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超)在遵化经济开发区纵横交错的钢铁丛林中,一股绿色变革的浪潮正涌动。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厂区时,动力厂制氧车间主控室的电子屏已跳动着密集数据——3套深冷精馏机组正以每小时10万立方米的产能输送工业氧气,新型分子筛技术让同等能耗下产量提升3%,这是企业绿色转型的微观注脚。
走进动力厂给水车间,泛着金属光泽的V滤—超滤—反渗透三级处理系统正在演绎“点污成金”的魔术。“工业废水经过陶氏膜技术处理,中水回用率达到100%,相当于每年再造半个西湖。”车间主任邢磊的比喻背后,是日处理4万立方米污水的能力支撑,这套深度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得益于工行唐山分行1.325亿元的资金支持,该公司的转型之路有了工行资金的助力走得更加宽广。
“环保投入不是成本,而是通向未来的船票。”能源中心厂长张连成站在观景平台,望着纵横交错的能源管网感慨。他身后的数据显示,绿色技改已带来年减排10.5万吨二氧化碳、6078吨粉尘的环保效益,更催生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的经济奇迹。这种“绿色溢价”正在市场端显现:企业凭借低碳认证斩获新能源车企订单,高端产品占比跃升至35%,在行业调整期实现逆势增长。
金融与技术的双轮驱动,正在重塑传统制造业的基因。工行唐山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行目前已为多家钢企提供超50亿元绿色贷款。对于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而言,这种支持正在催生更宏大的蓝图——110千伏港东变电站建设紧锣密鼓,6万立方米制氧机组进入调试阶段,13.5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冲刺投产,每个项目都是绿色拼图的重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