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颖
随着社交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人机交互的特征迎来了新的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多种技术的发展,让以“微博评论罗伯特”为代表的AI互动账号异军突起。这一“类人化”角色嵌入用户社交场景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与持续关注。“评论罗伯特”通过拟人化策略与用户建立紧密情感链接,呈现出参与互动社会化、语言风格拟人化等特点。然而,用户与“评论罗伯特”互动中也存在情感断裂现象,非理性反馈和商业属性问题,削弱了用户信任,引发信任危机。
“微博评论罗伯特”的特点
一、参与互动社会化
传统的社交机器人更偏工具性,而“微博评论罗伯特”则实现了从被动成为用户工具到主动建构社会关系这一转变。“评论罗伯特”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达到和微博普通用户的身份认同,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回复机器,更是一个能够积极参与微博社交生态、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的“虚拟社会人”。如模仿知名博主的语言风格、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回应用户的个性化评论等,来达到和微博普通用户的身份认同,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加紧密和真实的社交联系。
二、语言风格拟人化
“评论罗伯特”在语言风格上力求贴近人类,它不仅追求语句的通顺和逻辑的清晰,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彰显。无论是幽默风趣的调侃,还是深情款款的抒发,都能让用户感受到一种仿佛在与真实朋友交流的亲切感。极具“类人化”的回复还引发了微博用户的怀疑,不少用户怀疑“评论罗伯特”是真人还是机器。“评论罗伯特”通过拟人化的语言风格,成功构建了与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用户不再将其看作是一个冰冷的个体,而是一个有感情的虚拟博主。
三、遵循社交规则
“评论罗伯特”在社交的互动的过程中,首先遵循传统意义上的社交规则。如礼貌、尊重、富有同理心等,当网友因为丢失东西而沮丧时,“评论罗伯特”会暖心回复“抱抱你”。其次,“评论罗伯特”还会结合微博平台的社交特色形成专属于平台的社交规则。一是能够保持和用户的即时互动。微博是一个及时性的社交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有时需要得到及时性的反馈和互动。二是能够实现幽默风趣的个性化评论。“评论罗伯特”能够根据用户的发言习惯和微博内容,形成个性化的评论。如面对二次元用户或追星用户,“评论罗伯特”能结合圈层热梗进行及时回复。三是具备微博参与社交属性,能够实现社群互动。
以“微博评论罗伯特”为主的
社交机器人面临的人机交互困境
一、从“情感代偿”到“工具理性”
作为社交机器人,“微博评论罗伯特”因其幽默、人格化的语言风格,及时互动缓解了当前人的社交孤独。在微博中,因“微博评论罗伯特”延伸出了“守护萝卜头”账号,其账号简介为“评论罗伯特永远的守护者”,该账号收集了有关“罗伯特”的神回复,其中大部分回复都是暖心回复。有用户工作压力大,它悉心安慰“偶尔躺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用户因离别伤感,它开解道“离别总是让人伤感,不过重逢时会笑容更灿烂。”
然而,当前“评论罗伯特”也存在“已读不回”“已读乱回”的现象。介于评论罗伯特的已读乱回以及言语间透露出的微妙的讽刺或思想上的跳越不羁,微博出现了“罗伯特受害联盟”社群,通过二次创作来解构其拟人化的形象。这一现象表明,用户意识到“罗伯特”非人类的本质,本质上是算法操作下的机器回复。这时社交机器人的“情感代偿”功能减弱,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出现了从“情感情代偿”“工具理性批判”的转变,这一转变缘于机器人的非理性反馈,当用户意识到算法仅进行模式匹配时,便会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二、从“舆论引导”到“媒介异化”
在社交平台,社交机器人可以充当高度拟人化的“意见领袖”,利用自动化评论引导舆论风向。“微博评论罗伯特”在评论热点话题中覆盖多种话题,对娱乐热点、社会热词、动漫内容。
随着“评论罗伯特”的影响力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对平台的透明度产生怀疑,一部分用户已经意识到部分热点话题可能由算法驱动或特定的力量操作,他们会对其产生质疑,这是算法的自然选择还是人为的操控?另一方面,当前微博出现了一些模仿“评论罗伯特”的普通用户,用户可能难以判断哪些观点来自真实的个体,哪些是程序生成的,加剧了社交媒体环境中的信任危机。除此之外,作为微博平台的“科技博主”,“评论罗伯特”还带有商业属性,开启了带货模式,还曾参与品牌营销活动。带有商业属性的行为,也会削弱用用户对“评论罗伯特”的信任度。
结论与反思
以微博AI账号“评论罗伯特”为主的社交机器人凭借算法驱动的拟人化策略,通过社会化互动、拟人化语言及社交规则遵循引发用户情感共鸣。但“已读乱回”等非理性反馈暴露算法局限,商业带货行为与舆论引导倾向更引发用户信任危机,折射出人机交互中从情感依赖到认知觉醒的矛盾困境。面对这一现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应兼顾工具效率与人文关怀,寻求两者的动态平衡,在算法优化中嵌入社会责任,最终实现“人机共情”向“人机共益”的范式升级,同时人们也应该发挥主体性思维,适当进行工具理性批判。
参考文献:
[1]张洪忠,王競一.社交机器人参与社交网络舆论建构的策略分析——基于机器行为学的研究视角[J].新闻与写作,2023,(02):35-42.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