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雯 王俊 廖翔
药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只重视知识灌输,忽略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药学专业教学的价值
在知识掌握的视角下,其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限制,将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索。药学知识繁杂,传统的教学容易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易灵活应用。通过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药理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独立探究,可使其深刻理解其内在的原理,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扎实地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
从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讲,能有效地锻炼许多关键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需要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评判,进而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药物质量提升和用药安全保障方面的现实问题探索,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处理复杂药学问题的能力,推动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观点、听取意见和协同工作等,从而为今后的科研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团队合作基础。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探究兴趣。在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在面对带有一定挑战性、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时,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应立足于学生知识基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富有启发性与趣味性,使学生从情景中体会药学知识实用性与魅力。
在讲解药物化学中药物合成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目前市售治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合成工艺却各有利弊。假设您作为药物研发人员,如何综合考虑成本、环保及药效等诸多因素,设计出一条较好的合成路线用于制造高血压治疗药物呢?”该问题情境把学生放置在药物研发这一真实情景之中,涵盖了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与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相关联。学生将为这一挑战性问题而着迷,并思考已有合成方法有什么问题、如何利用已学化学知识加以改进、如何在成本与药效之间进行权衡。在这一情景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会积极主动地去查阅材料、分析问题并与同学及教师进行沟通和探讨,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药物合成相关知识的兴趣,为进一步研究药物化学有关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最核心的一环,对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自主探究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使学生能按自己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尝试各种方法与策略,使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而教师对这一过程起着指导与辅助作用,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以药剂学领域中关于药物剂型设计的教学为实例,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设计适宜剂型,用于新型糖尿病口服药物。”学生接受任务时,需独立探索影响药物剂型的各个因素。学生需要深入研究药物的各种化学属性,例如其稳定性和溶解能力等;同时也要考虑到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病人用药依从性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地翻阅众多的学术文献,以深入了解各种药物剂型,例如片剂、胶囊剂和缓释制剂的特性及其应用场景。再结合药物特点及临床需求初步设计剂型,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与优化。比如,有些同学可能认为糖尿病病人需长期用药,为增加病人用药依从性而设计了长效缓释制剂以减少用药次数。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分析与决策,逐步学会自主地解决药物剂型设计这一复杂课题,并形成独立思考与创新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药学专业教学给药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方式,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思维,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的药学专业教学中,要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与手段,从而为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药学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湖北 武汉430212)